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2-08
2018-02-08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上海制造”迎来智能化转型

成立产业协会 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作者: ■本报记者杨联民李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54

    日前,上海市智能制造推进大会暨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举行。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为18家入选企业颁发上海市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证书,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正式揭牌。
    此外,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签署了《关于金融助力“上海制造”智能化转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提供不低于500亿元的专项额度,支持智能制造产业融资,并针对大、中、小型智能制造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配置合适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上海市经信委向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推荐智能制造企业及相关重点项目,搭建产融合作的平台;双方将携手共同推动“上海制造”智能化转型。
    经过前期的持续推进,目前上海市智能制造发展体系已基本形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上海在汽车、钢铁、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遴选了一批示范性智能车间/工厂,其中14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C919大型客机、智能网联汽车等11个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名单。
    同时,通过编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组织供需对接、分类引导转型、强化政策支持等手段,上海积极支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发展壮大。上海还着力进行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点布局的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率先启动建设,围绕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系统解决方案、标准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
    此外,上海还制定了《关于上海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模式和机制的实施意见》,针对不同企业的智能制造应用需求,探索建立智能制造效益分享、生产能力共享、融资租赁等应用机制,在加大政府政策资金等资源投入的同时,更加主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切实可行、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据介绍,2017年上海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产值达387.45亿元,同比增长33.1%;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录。下一步,上海将按照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决策部署,发挥上海在国内智能制造领域“价值链处于相对高端、产业链较为完整、‘创新链’协同较强、‘资源链’相对集聚”的综合优势,全面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链升级。
    未来,上海市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应用“十百千”工程,二是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的自主化突破,三是加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培育建设,四是加大智能制造经验模式宣传推广。
    会上成立的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由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发起成立,旨在为智能制造相关企业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当天,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专家徐洪海发布了2017年上海智能制造白皮书;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智能制造代表企业进行了交流发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