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2-07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沈郎公司四大“组合拳”打出脱贫致富路 |
|
作者:
■徐志南本报记者俞凤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48 |
|
|
|
|
|
|
自福建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以来,该省三明市尤溪县的沈郎公司大力弘扬光彩精神,始终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热心社会公益,力争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民营企业,积极投身"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事业,坚决走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已成为福建省民营企业中扶贫攻坚的重要实践者。 福建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甫一实施,沈郎公司主动结对帮扶尤溪县4个贫困村、总人口1988户71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114人,按照"帮扶谁、怎么帮、帮什么"的工作思路,集公司之力,与尤溪县工商联、帮扶村一起努力,成立由公司办公室、财务部、销售部、基地办负责人为组长,各基地管理人员、村干部及村致富能人为成员的4支扶贫工作队,每月定期深入结对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帮扶办法、制定脱贫计划,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化、个性化帮扶,着力打造一支"不脱贫不收队"的扶贫工作队伍。 “去年,我们通过产业帮扶、资金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等方式,帮助4个村的15户5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盘点2017年精准扶贫成效,福建省沈郎油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沈郎公司”)董事长胡凤翔倍感欣慰。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沈郎公司,是目前福建省内最具规模的一家专业从事山茶籽油种植、开发、生产及洗护用品加工、销售等多元化经营为一体的公司,2017年主营产品销售额16914万元、净利润750万元、上缴税收410万元。 自福建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以来,沈郎公司大力弘扬光彩精神,始终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热心社会公益,力争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民营企业,积极投身“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事业,坚决走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已成为福建省民营企业中扶贫攻坚的重要实践者。 这样的自觉和担当,源于胡凤翔的创业抱负——“一粒油茶,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福建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甫一实施,沈郎公司主动结对帮扶尤溪县4个贫困村(新阳镇林尾村、洋中镇际深村和官洋村、中仙乡华阳村)、总人口1988户71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114人,按照“帮扶谁、怎么帮、帮什么”的工作思路,集公司之力,与尤溪县工商联、帮扶村一起努力,抽调成立由公司办公室、财务部、销售部、基地办负责人为组长,各基地管理人员、村干部及村致富能人为成员的4支扶贫工作队,每月定期深入结对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帮扶办法、制定脱贫计划,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化、个性化帮扶,着力打造一支“不脱贫不收队”的扶贫工作队伍。 扶贫怎么开展?沈郎公司立足自身优势和帮扶村实际,打出了一套帮扶“组合拳”: 产业帮扶。调研中,沈郎公司发现,帮扶村村民都有种植油茶的基础,为此,公司决定建设油茶示范基地,以产业帮扶带动种植贫困户增收。2016年以来,公司投入6000多万元,在官洋村、际深村及华阳村等地块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改造总面积达8018亩。同时,大力扶持贫困户种植油茶树。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合作模式,与贫困户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贫困农户在自有的林地种植油茶树,公司从提供专业技术政策指导、免费提供生产资料、产前与贫困农户签订油茶生果收购合同,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每公斤油茶生果收购价3.0元)、与贫困农户根据现有的油茶林测定一个亩产量基数,超过部分按企业与7:3分成等方面提供保障,为贫困农户解除后顾之忧。根据测算,各贫困农户可多获得约500元/亩以上的收入。通过将产业扶贫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抓手,变输血为造血,4个村有80余户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开发,户均增收2万余元。 智力帮扶。为提高贫困农户的技能水平,沈郎公司一方面开展油茶种植培训。聘请省内外油茶专家,在帮扶村、公司、基地现场有针对性地开展油茶良种栽培和生产管理等技术培训,培训人员342人次。同时,组织贫困户到公司油茶基地参观学习,掌握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编印油茶种植技术手册等资料,保证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另一方面,提供种养技能培训。由公司聘请相关种养专家,入村到户传授种养知识,培训种养技能,并由县工商联及公司帮助联系周边企业加工销售或工厂食堂、企业高管购买,解决其销路问题。 就业帮扶。沈郎公司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在帮扶村的荒山、荒地种植油茶林及低产油茶改造,安排贫困户就业166人,户年可增收1.5万余元;同时安排部分符合用工条件的贫困农户到企业进行系统培训后,到公司就业或者推荐到园区的其他企业就业,工资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资金帮扶。沈郎公司还从资金上帮扶结对贫困户,积极参与各类公益事业。2017年,参与尤溪县精准扶贫大型公益活动,捐资5万元作为林尾村帮扶资金。为洋中镇灾区公益募捐助2万多元的救灾物资,重阳节期间到新阳镇林尾村和洋中镇官洋村慰问老人473人、慰问钱物56760元。同时,与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共同创办设立“沈郎奖学金”,累计捐款150多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还帮助结对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80多万元,每年订阅报刊赠送全县249个村的农民,为县委、县政府“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捐款10万元,捐赠“市光彩事业”15万元。 “虽然我们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做了一些事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确保结对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全部实现脱贫。”胡凤翔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