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1-31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科技擂台赛上演黑科技大戏 |
向科技要流量 金融科技机构“吸金”有道 |
作者:
■本报记者蒋元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014 |
|
|
|
|
|
|
目前科技金融仍需走标准化之路,不同机构主体将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机构的共同业务类型将成为平台未来竞争的主要抓手 随着科技的兴起,金融科技成为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如何抢占先机,秀出自己品牌肌肉也成了企业奋起直追努力的方向。 近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落下帷幕。在这个有着“中国金融发展风向标”称号的展会上,人们可以洞悉中国金融业的新变化。互联网时代,企业将迎来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企业将如何进行自我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平台积极跨界 2017年是当之无愧的金融监管年,监管风声鹤唳,行业纷纷拥抱监管,力图合规发展。尽管监管趋严,但这并没有放慢创新的步伐,记者观察到整个展会的“科技感”依旧很强。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金融机构,都在大“秀”自己的创新成果。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科技也成为了无处不在的化身。随着金融科技行业迎来高速发展,各家机构都在紧锣密鼓地深耕黑科技。 在本次金博会上,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展的数量有所减少,然而这并不影响互金企业纷纷秀出自己的新科技。“减少的原因源于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在积极准备备案。”网利宝工作人员介绍道,他认为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一是参展金博会的门槛本身就比较高,很多的平台想进却进不来;二是近年来互金平台加速洗牌,互金平台总数量在减少;三是最近监管政策的压力下,备案工作非常急迫,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平台在忙整改,想来参展却没有时间。 尽管监管趋严,整个会场的科技感并没有让大家失望。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金融机构,都在大“秀”自己的创新成果。 区块链的应用也成了各家平台努力的聚焦点。在会上,腾讯也在第一时间将触角接触到区块链,腾讯基础支付平台与金融事业部副总裁郭锐指出,建立腾讯的区块链应用平台,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合规、更好的资产安全,包括更好的信息流通、风险控制和服务的开放等。 郭锐认为,区块链是一个全新的、开放的服务平台,是未来很多年基础设施的基础。 在本次金博会上,房互网将AI系统和区块链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应用区块链数字认证技术,为用户提供匹配的方案,最终实现智能风险定价,他们希望通过AI技术做到金融服务的千人千面。 虽然各家平台纷纷涉足黑科技,企业的风控水平才是衡量平台的后台保障。基于此,易通贷金融信息有限公司首席风控馆秦天认为,相较于B端金融服务业务,银行线下的方式肯定会比网贷行业有更大的优势,由此我们致力于消费金融业务,从小微着手,基于数据风控方式建模输出一个借款人画像。用一个金融的市视角去看待每一个客户,他的违约风险、他的违约概率有多少这是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同时,调整自身信贷结构,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共识。网利宝以行业为切入点,深耕细分领域,尤其是在汽车金融领域,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产业+金融”的体系,不仅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开发特定场景进行专属的网贷信息中介服务,还将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进行整合,在提高风控精准度的同时,增加了风控效率,有效降低了风险。 在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中,和信贷COO华丽丽认为,金融创新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实体经济,这个也是这个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网贷不管是合规备案,还是金融创新模式,其实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个人或者小微企业,向经济金字塔中下层部分有效地进行输血。 作为专注于再生资源领域的绿色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再融将参展本届展会,瞄准这一市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再融依托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深耕再生资源行业,成为中再生协会唯一指定互联网金融平台,积极倡导“绿色金融”理念,立足于再生资源产业上下游巨大发展空间,深挖产业优质资产,在解决再生资源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让更多投资用户体验绿色金融的价值。 小赢科技总裁成少勇认为,如果平台有真技术,能够识别风险,确实能给客户提供好的消费金融、好的小额金融服务,没有高利率,有技术才能继续为客户服务,相信技术,相信技术能够让生活更美好。 秀科技的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助理杨涛提示各家平台,目前科技金融仍需走标准化之路,不同机构主体将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机构的共同业务类型将成为平台未来竞争的主要抓手。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近年来,互联网企业跨界开展金融业务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和挑战非常明显,但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在移动金融、智能网点、直销银行等业务领域重点发力。 传统金融马不停蹄踏入科技圈 传统金融曾因反应滞后饱受诟病,而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开始在科技金融领域跑马圈地。告别去年的“无人来做”,今年来看,大力度做研发无疑成为企业的必修课。 中国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的熊福林指出,目前传统金融机构的痛点在于产品太少、获客难、运营差、服务弱、风险高。 熊福林指出,我们离智能化的转型的当务之急是转型要做一些智能的产品、智能的营销、智能的运营、智能的服务,最后实现智能的风控,这是我们要运用金融科技实现整个银行的转型。 除了传统银行外,直销银行也在暗暗为科技发力。中科金财副总裁沈浩谈到,希望通过直销银行把银行的金融对外输出,能够帮助到这些中小企业进行一个转型。下一步致力于打造共享直销银行平台,百行直销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产品技术,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 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伊劲松认为,技术赋能金融只是一个开端。真正地把技术的合作、平台的对接,把我们的支付、融资的工具和能力,更好地赋予到金融商业过程当中才是金融科技未来真正的发展方向。 “整个数字化银行建设是我们突出的特色,”通过内部进行数据治理,把数据治理的结果经过数据分析,运用到我们数字化银行的建设过程当中,让客户的画像更加精准、客户的服务更加有效、客户的流失率得到降低,这些都是我们把数字化的服务运用到我们整个数字化银行的建设过程当中。 过去,大家认为科技是企业的噱头,随着科技的发展,在金融科技企业深耕大数据开发平台、风控平台都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多元化融资的同时,也能让中小银行减少投入、加快合作的步伐实现转型。 传统金融机构已经灵敏的嗅到了科技形式,这犹如“大象转身”,经济发展理念不断地转变,在整个金融科技应用当中,它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在本次展览上,农业银行的ATM“刷脸取款”受到广泛欢迎。无需携带银行卡,通过比对现场抓拍的照片与可信照片,验证手机或身份证号码、交易密码就能取款。目前北京地区的147家农行网点已经能够进行“刷脸取款”。 民生银行则推出了声纹识别技术,用户在该行信用卡APP上选择“声纹登录”方式,简单读出一串随机数字,与之前预留的声纹模型比对成功后就能进行快捷登录。该行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声纹识别技术仅用于登录环节,之后会在支付环节推出。 智能柜员机、未来AI融资体验、自动建模机器人……金融科技创新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也彰显着金融业的发展活力。 图为和信贷COO华丽丽在金博会论坛发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