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1-19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去年我国外汇市场供求趋向基本平衡 |
外汇局表示:“三个没有变”支持企业“走出去” |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36 |
|
|
|
|
|
|
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明显好转,外汇市场供求趋向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18日公布数据,2017年,银行累计结汇110884亿元人民币(等值16441亿美元),累计售汇118532亿元人民币(等值17557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7648亿元人民币(等值1116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02081亿元人民币(等值29969亿美元),对外付款210561亿元人民币(等值31213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8480亿元人民币(等值1245亿美元)。 从具体数据上看,2017年,按美元计价,银行结汇同比增长14%,售汇下降1%,结售汇逆差1116亿美元,同比下降67%。 王春英表示,综合各影响因素看,“2017年2月以来,我国外汇供求就开始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她指出,2017年市场主体购汇意愿下降,外汇收入结汇倾向上升,外汇融资稳中有升,个人持有外汇意愿减弱,银行远期结售汇逆差总体收窄。此外,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399亿美元,较2016年末增加1294亿美元。其中,2至12月份外汇储备余额连续11个月回升。 王春英表示,过去三、四年,在内外部环境共同影响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从长期净流入转向一段时间的净流出,但自2017年起,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出现了新变化,成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从净流出走向基本平衡的转折之年。 从数据上看,2015年和2016年外汇储备分别下降5127亿美元和3198亿美元,2017年总体回升1294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由降转升。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继续处在合理区间,跨境资金转为净流入。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是1.3%,这一数据在2015年、2016年分别为2.7%、1.8%。从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看,2015年、2016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分别达到4345亿美元和4170亿美元,在2017年前三季度是顺差1127亿美元,我国跨境资金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 此外,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市场主体涉外交易行为更趋稳定。王春英介绍,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涉外交易行为都由单边转向多元,促进了外汇供求的平衡。 与此同时,国内外市场环境更趋稳定,推动我国外汇供求转向基本平衡。王春英表示,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加巩固。这是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根本性、基础性因素。 “2018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仍将保持总体稳定。”王春英说,从国内看,高质量发展模式有助于强化市场长期信心,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助于跨境资金均衡流动。从外部看,国际经济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外部环境将总体有利。“在这些条件下,2018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格局。” 王春英表示,外汇局会积极配合境外投资主管部门的最新政策要求,稳妥有序引导企业“走出去”。 “我们坚持‘三个没有变’: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方针没有变;坚持对外投资‘企业主体、市场原则、国际惯例、政府引导’的原则没有变;推进对外投资管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方向没有变。”王春英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所放缓,但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更加平稳,预计2018年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王春英表示,根据商务部统计,2017年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201亿美元,比2016年下降29.4%,与2015年基本相当,2016年实际上是存在一个非理性的增长。从月度数据上看,2017年11月、12月实现了同比正增长,从外汇局统计的用汇数据看,2017年对外直接投资资本金购汇比2016年下降12%,显示用汇平稳。 对于未来的政策取向,王春英介绍,一方面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参与“一带一路”共同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另一方面,坚持推改革与防风险并举,密切关注部分领域出现的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以及对外投资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督促银行严格落实展业原则,加强对境外投资交易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推动境外直接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