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28
2017-12-28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绿色发展指数引导重视“生态政绩”

作者: ■矢靖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42

    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发布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这是我国通过考核办法引导地方政府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的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我们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随后,国家统计局、中央组织部等四部门发布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一个办法、两个体系”的评价考核制度形成。根据《办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年度评价、五年考核。上述《公报》就是向社会公布2016年度的评价结果。
    年度评价结果由“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程度”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由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绿色生活指数等6个分类指数加权平均计算而成;后者通过抽样调查获得。
    年度评价是一次“小考”,主要作用是引导;五年考核则是具有约束性、会产生奖惩的“大考”,考核结果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优秀者通报表扬,不合格通报批评,问题严重者还要追究责任。通过年度评价和五年考核的引导和约束,地方政府将不得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望形成正确的政绩观。
    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我国的地方官员来说,政绩考核相当于“指挥棒”,指导着他们如何做。政绩考核体系的“唯GDP”取向,使得地方政府特别重视经济建设,将主要精力和资源用于招商引资、房地产等可以拉动GDP增长的事务,而对生态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重视不够,留下了很多欠账。
    这样的政绩考核体系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这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也不能“唯GDP”,而要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政绩考核体系应该体现这些方面的要求,及时地进行变革,从而引导地方官员将工作目标集中到高质量发展、平衡充分发展上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