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28
2017-12-28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资金面趋紧仍是新年总基调

作者: ■辛荆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70

    据报道,临近年底,多家商业银行开始做年终结算,个人按揭贷款、消费贷、经营贷等常规信贷项目出现了暂停放款现象,甚至传出“56家银行停贷”消息。
    该消息称,今年11月份,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都高于基准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大幅上升。临近年底出现的这一信息,似乎预示着银行信贷收紧将成新年总趋势。那么,事实又会如何呢?
    其实,目前银行惜贷,因素之一是临近年底,各家银行要做年终结算,暂停某项业务更可能是为结算方便,并不表明银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信贷方向。即使是一些确实停止放款的银行,仍然在接受申请和审批,在新年元旦以后,很快又能放款。
    不过,最近一年来,在去杠杆的“总指挥棒”之下,银行信贷总体上呈现紧缩局面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以前让各大银行趋之若鹜的住房按揭贷款,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限购限贷政策进一步收紧情况下,已与昔日盛景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这成为市场密切关注的对象。
    回顾2017年,我国货币政策在去杠杆的要求之下,银行信贷总体上趋紧。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通过改革已实现一定程度的市场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载体的出现,带动网上民间金融发展迅速,具备自主经营权、可以在利率市场化框架内自行确定利率的银行,在信贷方向上获得相当大的自由空间,这使得货币政策的执行不再像以往那样能够令行禁止、立竿见影。
    市场化发展在繁荣金融业态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从趣店上市到校园贷、裸贷等惹争议,监管与发展的难以同步也促发了不少社会矛盾。由此,相关部门出手,对暴露问题较多的金融领域,诸如网络小贷等项目,加上了紧箍咒,这种强监管自然会在银行信贷上反映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召开的今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时,要求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提出了一个新要求——“要保持中性”。
    所谓保持中性,就意味着对货币政策的执行可以更灵活,在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的同时,要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一货币政策的基调,是中央在总结过往金融调控得失后总结出的经验,事实上它在今年的金融调控中已得到应用,并收到了较好效果。
    今年,尽管随着金融市场的活跃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在加强监管后,乱象频出的互联网金融得到了治理,校园贷、现金贷等一些问题较多的项目也得到了收束。同时,针对中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资金饥渴而中小银行对它们的支持力有不逮的情况,强化了国有大行对普惠金融的执行力度,增加国有大行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力度,这一问题也正在好转。
    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出现的停贷虽然是基于年终结算的需要,可认为是暂时现象,但它也是今年以来强化监管、收束问题较多信贷项目的政策延伸。这种趋势在进入新年后,虽会有所宽松,但资金面趋紧仍将是新年总基调。
    虽然,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再出现去杠杆的说法,但经济运行必须改变对金融的过度依赖,特别是要防止过度借贷膨胀导致的经济泡沫的泛滥和金融风险的产生,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是有基础的,并且是高质量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