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25
2017-12-25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坚持现代财税体系改革方向

作者: ■李靖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16

    中国上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1994年由“财政包干”转向“分税制”。那次改革意义很大,基本实现中国近代以来税赋体系的转向,摆脱了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静态产品税取向,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动态变化的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此后,2008年企业所得税统一,2016年营改增扩围,所有财政支出统一到预算内,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没有陷入所谓的“多中心国家主义”的财政金融混乱,而是以强国家和有效政府为方向,以加强中央财政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为中心。从结果来看,自税改以后,中国经济秩序大大改善,经济效能大大提高。从改革路径而言,那次改革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增值税为改革方向,既符合中国经济当时的现状,又有国际经验可以参考,实际上是向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增税。但由于当时的条件,以及社会财富积累的实际情况,我们并没有推动房产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等资产税收。此后,健全这些税种一直是税收改革的方向,财政部门一直在做准备。
    循序渐进的改革强调阶段性的改革任务。阶段性改革任务的完成,意味着新阶段的到来。去年营业税改增值税转型扩围完成,营业税正式成为历史之后,财税改革新阶段必然也就到来。正如肖部长所言,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赢得主动,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建立一套更完备、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如果说,上一阶段财税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框架,那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制度基础。
    具体到改革的措施而言,税收要从过去的增值税为主,走向包括房产税、遗产税等的资产税收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而言,要进一步健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不仅共享税比例要合理调整,更要在税种上进行划分。这同样意味着,要征收属地性很强的资产、资源等税收,从而保证地方政府的财力。
    从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看,企业高杠杆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是突出的风险。在实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债务杠杆不断推高的同时,金融资本则大量地在金融行业内“空转”,出现了各种资本套利模式,出现了资本疯狂追逐资产的投机潮。除了一般的经济因素以外,现行财税体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主体税收过度依赖企业增值税。根据中国财政科学院副院长白景明的研究,制造业长期占据全国税收的最大比例,2009年达到了近39%;虽然近年已经有相当幅度的降低,但去年也达到了31%。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近22%,而一般OECD国家平均为9%。实业企业税收过重,同时又缺乏针对资产收益的税种,在这两种因素作用下,大量资本热衷于炒资产是一种必然的投资逻辑。
    所以,说财税体系改革是最为核心的结构性改革并不为过。所谓的现代治理体系更强调治理本身的引导作用,税收确定了政府的权责利能。在既有成果之下,坚持现代财税体系的改革方向,才能收现代治理体系之实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