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18
2017-12-18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2017理财市场少了“燥热”多了“淡定”

明年监管持续发力 收益趋稳仍是主流

作者: ■刘慧潘清许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46

    2017年,理财市场“画风”大变。股票也好,理财产品也罢,今年的投资,少了前些年追求暴利的“燥热”,多了一份稳中取胜的“淡定”。
    展望2018年,在经济稳中求进的背景下,金融业严监管将持续发力,求“稳”或仍将是普通人投资理财的主流。
    股市分化明显,波动趋小
    对于搏击股市的投资者而言,永远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2017年也不例外。
    上海股民郑咏琪属于前者。今年年初,她果断地买入了几只上证50指数成分股,截至目前差不多都有两三成的收益。“幸亏抓住了这一波‘白马行情’。”郑咏琪不无得意地说。
    郑咏琪所说的“白马行情”,是指行业龙头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占有率、定价能力增强,支撑了股票行情的走好。
    相比之下,股民郑莘就没那么幸运了,追高买入的几只次新股遭遇重挫,令他沮丧不已。“看来,坚持多年的炒新、炒小、炒高送转的思路不灵了。”
    不止是股民收益分化,不同市场之间的“分化”也是2017年A股的最大特点。截至12月15日收盘,上证综指年内累计实现5.24%的涨幅,大幅“跑赢”创业板指数的-9.08%。同期,被称为“漂亮50”的上证50指数累计上涨23.32%。
    监管部门权威人士介绍,尽管市场行情分化明显,但全年股市投融资功能明显增强,市场波动率明显降低,稳定性正在加强。以上证综指为例,2017年以来振幅为13.98%,明显小于2016年25.44%和2015年71.95%的振动幅度。
    理财产品收益稳健
    再来看看对于投资者技术没那么高要求的余额宝、P2P、银行理财等产品,不难发现,2017年各类产品的收益率没有“大起大落”,稳健成为主题词。
    今年以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产品的七天年化收益率普遍上扬超4%后逐步回落。目前,余额宝七天年化收益率降至3.9%附近。与几年前“宝宝”类产品7日年化收益动辄超5%、6%相比,今年“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相对稳定。
    今年银行理财热度不减。从去年10月开始银行理财收益率不断攀升,今年6月底更是达到高峰。数据显示,去年10月至今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从3.65%升至4.4%。下半年开始,随着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状态,市场利率趋稳,银行理财收益率波动幅度进一步收窄。
    转变因何而起?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很多行业都经历了残酷的优势劣汰,行业龙头逐步胜出,助推了股票市场“白马行情”的演进。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金融领域防控风险、重拳治理乱象的监管政策密集出台。无论是规范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再融资和减持,还是打击银行体系资金空转、套利,亦或是全面清理非法金融行为等,都在深刻的影响着你我的“钱袋子”。
    “这两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一直在整改,尽管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理财平台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市场更加规范了。”易观高级分析师马韬说。
    “傻瓜式”投资行不通了
    在宏观经济稳中求进的大背景下,2018年,金融业防风险、严监管的力度不会放松,这意味着金融市场上的“暴钱”将逐步回归理性,同时也给投资理财产品带来一些新变化。
    目前,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规模已经突破100万亿元。老百姓理财需求越来越旺盛。央行近日联合相关部门就资管业务征求意见,明确将打破刚兑,备受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保守的投资者是冲着刚性兑付购买银行理财的话,那么今后可能要选择存款、货币基金、国债等相对低风险的投资方向了。同时也不排除短期内理财市场可能出现增幅、收益率都下降的情况。
    “理财市场变化很大,以前‘傻瓜式’的投资模式行不通了,还真得多学点理财知识才行。”投资者郭女士坦言。
    无锡方万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绍霞建议,对于股票等风险较高的投资产品,投资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市场情绪左右,为自己设置好安全边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