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12
2017-12-12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正确认识“无股不押”现象

作者: ■肖玉航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05

    和信研究发现,股权质押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借助了2015年杠杆牛市的东风,全市场的股权质押当时涉及市值一举突破数万亿元,股灾出现后,期间略有收敛,但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规模再次提升,目前市场逐渐促成了如今市场中“无股不押”的局面。
    中登公司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沪深两市共有339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票质押,而目前A股有3440家上市公司。也就是说,超过98%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质押,也几乎到了“无股不押”的程度。其中,有115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比例超过50%。如果防范金融风险,对于此类股票中的风险须提升认识,杠杆运用的风险与监管如何防范,这需要投资者密切观察。
    股票质押融资是用股票等有价证券提供质押担保获得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以取得现金为目的,公司通过股票质押融资取得的资金通常用来弥补流动资金不足。股票质押融资不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在本质上更体现了一种民事合同关系,在具体的融资细节上由当事人双方合意约定。正常情况下,无论股票是否处于限售期,均可作为质押标的。限售股质押,在限售期先于行权时间结束的,应当认定质押合同有效。
    从上述情况来看,创业板与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次数排名靠前,这显示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现实情况,而一家公司在一年内能够出现上百次的股票质押,一方面说明其资金项目紧张的现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股票质押融资的一个利用,但目前所体现的“无股不押”或体现一定的差异化风险。
    对于券商而言,开展股权质押业务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司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相关上市企业进行一个渠道建设,但从业务本身所体现的总质押股数与次数来看,在带来业务增量规模的同时,这种质押后面也可能面临一定的业务风险,特别是股票市场品种分化带来的差异化风险,将使得质押冲击不一。
    研究认为,近年来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规模与次数不断增加,这与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变化具有一定关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网12月6日公布的《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报告中指出,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位列世界第三,但在私营企业部门融资渠道中占比仍然较小。股票市场规模庞大,波动较高。中国股票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散户投资者是交易主体,显著高于其他大多数国家。
    总体来看,股票质押融资作为一种常见的股东融资手段,目前所体现的无股不押局面反映出三个问题。一是杠杆运用仍较为明显;二是其将对相关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将不断体现;三是过高质押次数与比例的公司或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诚然利用股票质押融资也有成功的一面,比如某内地在香港上市的一家地产公司股票质押相关银行获得数十亿融资后,参与本公司定增,而公司股价在香港市场大幅度上涨,带来的投资收益的改善及银行相关业务的获取等。因此对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所出现的无股不押现状,我们认为应区别对待,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要切实关注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与项目运营、资本市场变化等,以防范风险冲击时产生的股价波动或部分公司恶意融资冲击。
    (作者系和信投顾金融证券分析师)
表1:最近一年股票质押次数前列上市企业情况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