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11
2017-12-11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陈子福:“大国非遗工匠”的扇匠梦

作者: ■张菁杨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268

    “扇匠”陈子福,重庆市荣昌夏布折扇的创始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全国首批“大国非遗工匠”获得者,他做的折扇,被作为外交礼物,赠送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被中国扇艺术博物馆收购。在折扇制作艺术衰落的今天,他仍然坚守这门老手艺。
    在陈子福眼里,“折扇是最好的综合艺术。木雕就是木雕,象牙雕就是象牙雕,但折扇不同,可以在扇骨上雕刻出各种形状,同时一张扇面又可以放下几十位画家书法家的字画。一把小小的折扇,雕刻、书法、绘画、诗词,无所不包。”
    “我最大的梦想,建一个微型扇博物馆。”陈子福说,现在荣昌扇匠不到100人,技艺较高的不到10人,“如果不正视现实,或许20年后,折扇技艺就会消失。”陈子福想通过努力,让折扇流芳后世,让更多人接触并尊重这门艺术。
    制扇之路
    陈子福出生折扇世家,他从小就在扇渣与竹屑中长大。
    1961年7月,小学毕业后,没条件继续读书的陈子福,成为荣昌折扇合作社的一名学徒工。陈子福用两年时间,学成做白扇面的技艺,再用两年时间,又学习了梳练环节。几年下来,他熟悉了制扇的主要工段。
    期间,陈子福做了胡吉山的弟子。最初三个月,瘦小的陈子福每天都要拿着5斤重的鹅卵石练习磨扇面。因为师傅告诉他,“有力气不等于能磨得好,轻了蜡抹不均匀,重了扇面就会磨皱。”
    每天8个小时的练习,让陈子福手腕酸痛、红肿,吃饭的时候筷子都拿不起来。但是他从没想过打退堂鼓,因为同为扇匠的父母告诉他,“做手艺都会辛苦,但为人必须学艺,因为无艺压身就会饿饭。”
    同时,陈子福拜荣昌至善名师学艺三年。国画大师刘海粟早期弟子肖拭尘,是陈子福儿时的邻居,从小耳濡目染绘画艺术。在肖拭尘的熏陶与影响下,幼年的陈子福收益颇丰,为日后充实折扇艺术研究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命运的转折随即到来。1966年,陈子福被送往手工业干部学校学了5个月财务,随后被分配到荣昌星火农业机械厂,从库管员一直干到工会主席。
    独闯京城
    1996年2月,48岁的陈子福走出荣昌星火农业机械厂大门时,最后回望了两眼。为了给考大学的儿子凑学费,他决定下海,捡起阔别30多年的折扇技艺。彼时,陈子福心里没有底,但是他别无选择。“祖祖辈辈都做折扇,除此之外,我别无所长。”
    最初,陈子福瞄准了当时荣昌的作坊都不接的活儿--工艺大折扇。这种挂在墙壁上作为观赏用的装饰品,制作起来费时费神,卖价又高。
    最艰难的一个月里,他没有卖出一把扇子。
    穷疯了的陈子福下决心坚守,他固执地认为,销量不好只是因为扇子里“文化味儿”太少。在他眼里,那些工艺大折扇虽然制作手艺娴熟,但是统一印刷的扇面都粗糙不堪。
    当年7月,陈子福怀揣着全部家当1000多元,背篼里背着20把折扇,踌躇满志地赶到北京历史博物馆。可是,承办单位却要求他交3000元展位费,他厚着脸皮,从上午磨到下午,终于将价格讲成600元,分到了展会二楼最角落的一个展位。这天晚上,他辗转难眠:这趟北京之行,怕是赌输了。
    第二天,当参观的人流聚集在陈子福的展位前,他才发觉,忙乱之中,居然连宣传单都忘了做。他干脆吆喝起来:“工艺精良的荣昌折扇,有300年历史,历来与苏州、杭州齐名……”这一喊,吸引了北京文化界的名流,吸引了40余家新闻媒体,陈子福的折扇全部卖出了五六百元的“天价”,创造了荣昌折扇的最高价格。
    时任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会长郝盛琪找到他,语重心长地勉励陈子福,“希望你为西南扇子树立一根标杆。”
    北京展会上的成功,更坚定了陈子福的信心,其后,他的创作源源不断。
    “建国五十周年大型纪念套扇”陈子福的代表作品,这套扇共51把,从49公分起至99公分止,每扇增长一公分象征着共和国成长的年轮,造型设计全套扇为51个不同的造型,装饰手法采用了烙画、彩绘、阴刻、阳刻等传统技法,该套扇堪称西部第一,国内罕见。
    随后,陈子福的扇子进入很多名流家里,有的甚至进入美国卡特中心、摩尔多瓦驻华大使馆;日本都城市政府、议会;法国图卢兹市政府。他的扇子在文化商贸活动中作为礼品远走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
    独创夏布折扇陈子福并不满足。
    “以纸、丝绸和绢为主要扇面材料的苏杭折扇走在我们前面,我们再做同样的东西,肯定无法赶超人家,只能另辟蹊径。”陈子福苦苦思考着。
    于是,他开始了创新。绫、羊纺绸……都先后被他用作了扇面材料,但他觉得其质感和色调都不够独特。
    一次午休的时候,陈子福梦到自己回到童年,和小伙伴在晾夏布的杆子下面捉迷藏,这一幕熟悉的场景让他梦醒之后突然有了灵感。
    “为什么不用我们荣昌的夏布来做材料呢?它自然独特的肌理效果正具备不可复制的特点。”陈子福立马做起了试验。
    陈子福在家闭门不出3个月,他借鉴我国传统书画的装裱技术,从配料、温度、粘贴等方面进行研究,终于研制出第一把夏布折扇。不过,几经开、折之后,扇面的夏布层和宣纸层就分离开来。
    但陈子福没有轻易放弃。他想到小时候用中药白芨在笛子上轻轻一抹,笛膜就能牢牢粘在上面,把这种方法用到扇子上不知效果如何?
    于是,陈子福用白芨熬水加进糊扇子用的米浆,并用一层薄薄的皮纸贴在夏布后面做过渡层,粘黏性不牢固的问题迎刃而解。
    “市场不需要纳凉折扇,而是需要有文化内涵的工艺品折扇,荣昌折扇必须朝中高端方向发展,在传统技艺上创新才有出路。”陈子福说,荣昌折扇需要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来提升品位,通过改变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来提升价值。
    最初,夏布折扇并不被市民接受。陈子福借鉴在北京展会上成功的经验,只要有展会、比赛,他就带着夏布折扇前去参赛。他的作品先后获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中国首届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重庆市工艺美术行业评比金奖”等。
    在各种桂冠的映衬下,夏布折扇声名鹊起。
    筹建博物馆
    如今,陈子福已经69岁,但他“仍无倦意”。
    几年前,一个四川商人找到陈子福,开口就说,“陈老,你的折扇作品和所有家当,5000万元,卖不卖?如果价格不满意,还可以商量。”
    陈子福很吃惊,问那商人,“花巨资购买这堆‘废品’,值不值得?”
    一番推心置腹后,商人才意犹未尽的回答,“我哪是买折扇,我是花钱购买荣昌折扇的历史。”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陈子福断然拒绝。邻居嘲讽他,“端着金饭碗却饿饭”。陈子福却十分坦然。
    这件事后,陈子福有了建折扇博物馆的心思。
    “荣昌折扇与苏杭齐名,号称‘天下一绝’。与苏州绢绸扇、杭州书画扇相比,荣昌折扇是以工艺制作精良取胜,繁琐的制扇工艺流程分为青山、同骨、棕风、削批子、捆扎等16个工段,总计145个操作工序。”陈子福认为,每道工序,就有相应的物件,收集到这些物件,就是一部荣昌折扇文化的历史写真。
    陈子福在制扇之余,“满世界寻找荣昌早年折扇制造工具和遗留作品”。
    这还不算,陈子福打算,写一本关于折扇的书。
    “荣昌折扇的历史,至今没有定论。”陈子福说,记录荣昌折扇的文字,可谓少之又少,既不详尽,也不系统。
    一些学者推论,“查蜀产折扇,首推荣昌,别无二地”,因此把荣昌折扇的历史推至明嘉靖三十年(1551)。陈子福对此并不认同,川扇是否等同于荣昌折扇,在陈子福看来,仍然是个疑问。
    为此,陈子福每年都到要去一趟北京,泡在国家图书馆查找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清史稿·艺文志》找到一条记录:谢鸣篁著《川船记》《川扇记》。虽然后一本书还未找到,但根据《川船记》的详尽记录,陈子福判断,只要找到《川扇记》,荣昌折扇的历史问题便可清楚。
    陈子福说,“这辈子,我注定与折扇有缘,余生能做好折扇博物馆这件事,就没有缺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