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05
2017-12-05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套餐”式帮扶锻造脱贫“金钥匙”

河南夏邑县“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成效明显

作者: ■林金华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39
    河南省夏邑县是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辖24个乡镇,731个行政村,总人口12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143个,贫困人口4.7万户、12.5万人。
    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冲锋号吹响之后,夏邑县委统战部顺势而为,应时而动,按照因村施贫、因企而异的原则,通过产业、商贸、就业、捐赠等多种帮扶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资本、技术、市场、人才等优势,与贫困村生态、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创新出“套餐”帮扶模式,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根据自身致贫情况“点菜”脱贫,收到良好成效。
    “转移就业”型。
    通过引导企业或公司在结对村招收工人,建立生产基地,开办加工点等形式,吸纳结对村贫困户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如夏邑县工商联主席企业——华鹏棉业公司,在结对帮扶济阳镇八里北村设立分厂,安置2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方舟棉业公司吸纳中峰乡胡庄村、刘古同村和济阳镇刁楼村的150多名贫困群众,通过“转移就业”,实现稳定脱贫。打火机行业商会中的鹏远、星海、新九火机等71家打火机组装和配件生产企业,发挥自身用工优势,推出了“入厂包务工、岗位包安置,技能包培训,收入保底数”的“三包一保”保姆式精准扶贫模式,辐射带动张楼、十里铺等周边村群众3000余人就业,月增加固定收入2000元,确保贫困户能够稳定脱贫。
    “产业带动”型。
    结合当地优势传统产业,通过龙头企业、行业商会、经济合作社的带动,运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方式进行帮扶,助推贫困村产业发展,实现“造血式”扶贫和帮扶。如夏邑县蓝天食用菌公司与车站镇吴寨、秦楼等周边村结成帮扶对子,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与贫困农户形成有效对接,并统一提供菌种、稻草、烘干、机械翻推、技术指导和销售信息等服务,直接带动结对村脱贫94户、299人,安排农村劳动力3000人、带动农户2000余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种植。双联肉食有限公司在骆集乡建设6个“村企共建村”,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新建标准化肉鸭加工生产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发展肉鸭10万余只。金展木业公司采取原木订单收购形式,引导胡桥乡桥南村160家贫困户选择“产业带动”套餐模式,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刘店集乡金太阳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51家贫困户通过选择“加入会员”的套餐模式,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增加收入。
    “生态旅游”型。
    着眼帮助贫困乡村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村容村貌,走乡村旅游、健康休闲发展的道路,引导企业和贫困村群众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企业发展和群众致富双赢。如夏邑县太平镇景农园林公司与一些村结成帮扶对子,流转土地3000多亩,直接带动84户贫困群众受益。夏邑县永震农业公司推出统一购置生产资料、统一组织产品销售、统一提供技术服务,免费提供种苗“三统一、一免费”的“帮扶菜单”,辐射带动周边800多贫困户和农户种植园林苗木1万多亩,周边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纷纷效仿,逐步形成了多个以观光、健康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休闲村。
    “电商商贸”型。利用企业人才荟萃、信息富集、渠道畅通等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农企直通车、电商等形式,帮助贫困村对接外部市场,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如桑固乡王营村豫疆情枣业公司等企业,通过电商帮助村里的群众进行枣和核桃的生产加工,打开销售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周边康康无框画电子商务公司、长利微盆景电子商务公司等纷纷参与。在企业的带动下,部分贫困户加入到电子销售行列,在家里通过网上销售大枣、无框画,从事网上销售,找到脱贫致富“金钥匙”,王营村现已发展成为豫东唯的一淘宝村。
    “公益救助”型。
    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捐款捐物等形式,参与所结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群众的救助等公益和文化事业,使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使农村公益事业得到很大发展,贫困村群众大大受益。如夏邑县淮海铸造有限公司出资50万元,帮助结对村修建一条村内道路,出资15万元,建设扶贫广场。华鹏集团对济阳镇八里北村50户生产困难、体弱多病的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累计捐款捐物达20余万元,同时每年帮助30多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据统计,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开展以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捐款达500多万元。其中,帮建学校2所,帮扶敬老院24所,打井10眼,建桥8座,资助贫困学生500多人次。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在全县民营企业和各商会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已有161家企业(商会)与152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143个,投入帮扶资金8000多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40个,建立帮扶示范点24个,受益群众2万余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