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04
2017-12-04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引导教育与精准服务相结合

上海闵行区工商联开拓引导两个健康新路

作者: ■本报记者杨联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813
    上海市闵行区工商联在促进两个健康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引导教育与精准服务相结合,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引导非公经济两个健康的新路
   
    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工商联在促进两个健康过程中,不断创新提升工商联工作的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引导教育与精准服务相结合,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引导非公经济两个健康的新路。其中,率先创新成立的专业委员会、校企合作、建立光彩基金的等做法已成为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四位一体教育引导形成合力
    闵行区是上海市非公经济发展的大区之一,现有非公企业11万多户。怎样才能引导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跟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是闵行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和工作的目标。
    在深入开展的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闵行区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孙耀辉多次提出活动要“实”的要求。他们首先以深入调研摸清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思想现状起步,通过组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座谈,深入基层商会、会员企业查找问题摸准实情。制定了《关于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并将之细化成五大任务共29项工作,以确保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组织召开执委会,一边抓部署动员,一边抓推进落实。为了增强非公代表人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区工商联组织执常委参加区政协举办的全国“两会”精神学习报告会、和“国际安全形势专题讲座”,邀请市工商联高开云副主席为区工商联执委作“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形势与任务”的专题报告。帮助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树立做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信念。为推广和交流基层商会开展这项活动的经验,他们还收集整理推荐七宝镇、浦汇镇、新虹街道等13家街镇商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进行交流,有力地促进了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
    为帮助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每年推荐部分会员代表参加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上海新经济组织等方面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报告会,参训人数合计达2510人次。今年还配合全国工商联开展的“光辉历程·砥砺前行”主题征文活动,凝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
    活动中,闵行区工商联还十分重视加强典型引领的作用。该区现有信息员40人,经培训后,信息员会在第一时间上报基层商会和企业在活动中出现的典型经验并及时上报,仅2017年前10个月就被有关部门和媒体录用了85篇。
    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履行社会责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是闵行区工商联“四位一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该区在上海各区率先创新建立光彩基金让企业自愿认领捐款项目,然后按计划对光彩会商定光彩项目进行实施,每年公开实施内容和使用金额的做法深得企业认可,也提高企业家参与光彩事业的积极性。仅2012年至2016年,该区光彩事业完成捐赠项目52个,捐助资金达2983万元。
    闵行区四位一体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做法,得到上海市委统战部的高度肯定。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沙海林在教育实践活动简报上作出批示:“闵行工商联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做法很好。希望与综合评价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走出内循环精准服务企业
    闵行区工商联现有13个街镇莘庄工业区商会,7个行业商协会,4个异地商会,会员总数达12000多户。在引导非公经济两个健康过程中,他们一手抓教育引导,一手抓精准服务。工商联有着广泛联系政府和社会各界得资源优势,闵行区工商联还有着一支万余会员企业家队伍的人才优势,利用这两大优势,他们在服务企业中走出内循环,一是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合作,创新搭建各种服务平台,二是根据本区企业行业相对集中的特点成立专业委员会,发挥企业家作用,服务更多会员企业。
    为了引导和鼓励基层商会更精准服务企业,区工商联还以“四好”商会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所属商会的服务能力。
    几年来,闵行区工商联创新搭建的服务平台包括:政企沟通平台、法律服务平台、校企合作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专业委员会服务平台等。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分门别类,通过不同渠道为企业提供帮助。
    如涉及生产经营中政策问题,他们以情况专报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反映,涉及企业转型发展中科学技术问题,则利用搭建的校企平台,通过合作为企业解决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区内部分民营先进制造业打算拓展规模,却因场地限制问题难以实现,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后,区工商联以情况专报为平台,撰写了《关于为民营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发展空间的建议》,同时报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和区政协主要领导,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部分企业场地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该区工商联针对企业转型发展中对新科技、新技术的需求,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近五年有近100家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华东大学等13所院校签订了近40项产学研项目合作协议,其中半数项目已成果化、产业化。此外,还有30家企业在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帮助企业解决了人才不足问题,上述成果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发展。
提升工作水准创新制度保障
    闵行区工商联还认真组织传达学习中央和上海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照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深入查找问题,凝聚共识,不忘党赋予工商联引导非公经济两个健康的责任。
    为了提升工商联工作水准,提高工商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闵行区工商联不仅制定了《闵行区工商业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细化成5类30条改革任务清单逐步落实。还不断创新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的提升。并先后制定了《工商联党组工作职责》《党组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党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务公开实施办法》等制度。集体研究重要干部任免和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重大项目安排及年度工作计划、年度预算、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还依据八项规定的精神,与区委统战部共同编撰了《工商联干部与非公经济人士工作交往和组织参与活动规定》,有力促进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建立。
    在为企业服务方面也不例外,有着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如该区已成立的金融服务、生物医药、房地产建材等专业工作委员会,都按照区工商联制定的《闵行区工商联专门工作委员工作条例》制度来为会员企业服务的。这些专门委员有效整合了企业资源,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制度的保障下,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制度成为了闵行区工商联提升工作水准增强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的保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