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1-27
2017-11-27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贵州森航集团董事长何文德:扶贫济困 不忘初心

作者: ■管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56
   
    他,虽年过半百,仍豪情满怀。他家财万贯,却不忘初心。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反哺社会,履行企业家的责任。他在天命之年,还继续奔跑在脱贫攻坚伟业的征程上......
    这个人,便是贵州森航集团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何文德先生。
    贵州森航集团作为桐梓县一家本土民营企业,“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德行并重”,是贵州森航集团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森航集团在健康、稳步发展的同时,对桐梓县教育建设、乡镇建设、文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近几年累计捐资助学、社会公益事业逾6500万元,善举遍布桐梓县24乡镇和各大中小学校,曾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16年,“脱贫攻坚·千(百)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动后,何文德带领他的团队深入全县进行了为期一月的调研,最终将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的切入口定在桐梓县马鬃苗族乡、容光镇,决定以“产业扶贫”引领两地的贫困百姓脱贫致富。把惠及面小的“输血式”帮扶,转变为让更多的贫困群众长期受益的“造血式”帮扶。据了解,森航集团在两个乡镇实施的精准扶贫项目已投入资金1.6978亿元,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同年5月,森航集团正式进驻马鬃苗族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规划落实了龙台村“红苗风情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园区”、苗乡“茶竹旅一体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和中岗村“特色产业园区”三个精准扶贫项目。
红苗风情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园区
    景区第一期规划建成了红苗客栈、苗家风情戏楼、红苗文化广场等设施。其中“红苗客栈”于2016年8月9日开园,开园迎客当日,红苗客栈人山人海,沉寂千万年的马鬃瞬间沸腾了。古朴的村民带着难以遮掩的羞涩感,开始干起了旅游服务这个崭新的行业。
    “红苗客栈是从2016年5月份开始修建的,仅耗时三个月就完成了。景区第一期建设共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建设期间吸纳当地农民务工1326个工日,公司支付民工工资近20万元。客栈在开园后吸纳当地40名贫困劳动力到景区就业,到2017年春节前,客栈完成营业收入103万元,支付当地就业员工工资45.64万元。还带动当地10户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从业农户旅游服务业收入保守估计达30万元以上”。森航集团董事长何文德说。
    据了解,景区第二期建设已经开始,预计将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将建成黔北会议中心、6幢庭院式重木民俗宾馆、自行车道、温泉等旅游设施。项目投入运营后当地就业人员将增到65人以上,就业人员年收入预计为130万元以上。建设期间将吸纳当地民工1500个工日以上,当地民工务工收入2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旅游服务农户20户以上,从业农户年旅游服务收入100万元以上。
茶旅一体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以前种包谷、烤烟,一亩地也就千把两千块钱,现在在茶园务工,一天可挣80块钱,一个月不耽搁活路的话随随便便就可以挣2000多块,一年可在茶园干4个月,可挣8000多块,加上家家户户流转田地的收入,一年下来,每家都有一两万块的收入,其余时间还可干点其它的。”这是马鬃乡多村的真实写照。
    2016年底,森航集团茶叶基地总计吸纳当地农民务工28386个工日,支付务工工资227.088万元、支付村级组织劳务组织费11.3544万元(村级集体收入),栽植茶苗2654亩,支付农民土地流转费150余万元。
    “在土地流转过后,公司在马鬃乡专门成立了桐梓县马鬃苗族乡利民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合作社平台,曾经脱贫无助、等靠要意识浓厚的村民们,在合作社和村劳务公司的组织下到基地务工,开始体验着产业工人的待遇。合作社还计划吸纳当地40余贫困农户,对入股农户实行5%的保底分红,使入股贫困户享受分红收益”。森航集团董事长何文德说。
    据了解,森航集团于2016年5月启动了苗乡“茶旅一体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截止目前,总计投入资金6778余万元,完成了茶园观光道路15公里建设以及茶园内四个景点“祭祀广场、茶神广场、茶趣广场、状元广场”的主体建设;流转农户土地1.8万亩,完成土地整治1.2万亩,栽植茶苗9000亩,曾经荒芜数年、满目疮痍的农地,经过整治后焕发出了生机。
    “为了将广大贫困农户纳入项目建设平台,使扶贫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还成立了贵州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基地+公司带农户的模式,指导到茶园务工的群众种茶、管茶技术。在茶苗长成后,还能免费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学习采茶、制茶等技术,真正当上产业工人,享受产业工人的待遇。项目建成后,不仅能解决上千贫困人口就地就业,还能带动周边群众乃至马鬃乡全乡人民发展茶产业,真正引领全乡400余户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何文德满怀信心地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