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11-20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吉林市工商联:创新方式 精准服务 |
|
作者:
■杨文萍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38 |
|
|
|
|
|
|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决定了工商联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工商联的作用和在位越来趆突出,逐渐走上了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位置,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如何创新工作方式,精准服务,进一步提高工商联工作水平,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摆在吉林省吉林市工商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责任 截至2016年末,吉林市民营企业户数达33310户,同比增长8.1%;工商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16.8万户,民营“四上”企业达到2830户,其中,新增民营规上工业企业76户。民营经济对经济总量贡献率突破50%、地方税收贡献率达到76.8%。2017年1—5月份,全市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8.7%;新增私营企业户数4397户,私营企业户数达到4.09万户,同比增长6.4%;新增个体工商户15973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7.7万户,同比增长1.5%。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日益成为我市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迸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如何创新工作方式,精准服务,进一步提高工商联工作水平,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摆在吉林省吉林市工商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责任。作为工商联党组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何充分发挥工商联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我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突出摆位发挥独特作用 工商联要突出摆位,充分发挥独特作用,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工作。工商联只有谋事、想事、干事、干成事,变压力为动力,变消极为积极,勤奋务实,敢想敢做,勇于创新;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全面践行“三严三实”重要思想,扎实做好“两学一做”,打造新时期工商联勤于学习,富于探索,乐于奉献,敢于攀登的新风貌;抓住关键,准确定位,民营经济要转型升级,工商联工作也要打破常规,破旧革新,要在新常态下,探索新路子,研究新方法,跨上新台阶,实现新辉煌,全身心的为会员服务。这样,才能赢得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广大会员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接通地气把握民营心声 今天,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民营企业整体已经很大,但个体依然弱小,他们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解决他们面临的市场解决不了的发展问题。 从目前看,吉林市民营企业希望在发展环境、政策扶持、引导教育、政府服务、融资和人才难题等方面能够有所改善,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帮助企业解决成长中面临突出问题。同时,会员企业需抱团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能力和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提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企业家有情感和心灵归属。 企业家的期盼就是工商联工作动力,企业的需求就是工商联工作的方向。要使工商联发挥作用,接通地气,准确把握民营企业的热切期盼,走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位置,只有通过奋发有为才能应对广大会员的期盼,只有奋发有为才能获得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只有奋发有为才能解决工商联在发展中面临的地位、作用等诸多问题。 强化服务提升企业归属感 工商联工作的关键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服务。要使会员企业有幸福感、归属感,就要要牢固树立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实现工商联工作的更大作为。今后,我们要突出服务、注重创新:首先是开通民营企业服务热线,建立企业与政府对话机制。为及时解决吉林市民营企业发展难题,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范围;其次是建立民企监督机制。吉林市工商联与市软办合作每年由民营企业代表对市直部门进行综合评价,并纳入到全市评价体系。16名市级领导分别包联32个行业商(协)会,帮助其解决建设及行业发展难题,加快行业商(协)会建设,推动我市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吉林市工商联开展“百家诚信企业”评选活动,举办工商联大讲堂,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和举办产品展销会,开展民营企业家访谈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吉林市工商联扎实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带领、教育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忘初心、听党话跟党走,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引领我市工商联工作。 (本文作者系吉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