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11-10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时报点评 |
|
|
|
|
|
|
1.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将改革开放的内涵和主题赋予新的元素、调整新的方位,本身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初衷的体现。 2.落实租购同权需要充分的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在当今物质产能过剩的年代,教育、医疗、养老等等的服务产品的短缺,益显其短板效应。 3.在旅游市场中,政府这个特殊的“供应商”是所有供应商的基础和前提,一旦景区经营不善,依附其上的住宿、餐饮、购物等商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营销创新固然有利于叫响牌子,但知名度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等同于消费者的认同度、忠诚度?这还是个问号。 5.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最终都要通过产品制造和服务操作来实现其功能,具有创造性的手工劳动是机器人代替不了的。 6.中国一些企业有阵子热衷起洋名:什么“德力西”“爱滋曼”“奥斯凯曼”等等。“麦当劳”变“金拱门”,虽属于商业行为,但亦可理解为中国韵味已经参与了世界商业文化语境的构建。 7.让商家二选一是很明显的垄断行为,何以在互联网企业大行其道?监管部门果真认为互联网是法外之地? 8.临时工是单位雇来的,出问题当然要追究相关单位责任。重庆的“连坐”法因其“首创”而成为了新闻,说明以前拿临时工做挡箭牌竟然“合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