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1-08
2017-11-08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少波谈军民融合

作者: ■本报记者陈明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75

    11月7日,四川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暨政策宣贯(川北片区)培训会在绵阳举办,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少波受邀出席,并代表绵阳军民融合企业分享了参军心得体会。
    会上,于少波详细介绍了东材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的具体做法和思路。他指出,首先是了解需求,主动对接军工单位。东材利用良好的三线建设企业背景资源,及时了解军工单位对配套材料的需求,主动与军工单位对接,先后为战斗机、导弹发射车、装甲车、军用通讯、武警防刺、军用防弹头盔及核潜艇等国防军工重点工程和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关键配套材料。
    其次是军地协同,提升创新能力。东材根据军工需求,开展了低成本、高强、耐热耐辐照树脂基体合成及复合材料(国家军工863计划)的研发,为我国国防军工、核技术应用提供了一类高性能低成本基体合成技术及复合材料。
    最后是搭建平台,积极助推民参军。为引导有事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2016年8月,东材在四川省工商联、绵阳市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发起成立了绵阳市科技装备业商会,并成功嫁接省联科技装备业商会资源,围绕军民融合的工作重心,开展了一系列军民融合相关活动,为绵阳市民参军企业打开了一道信息门户。
    紧接着,于少波指出了在参与军民融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建议。他指出,民企参军的热情虽然高涨,但收效甚微。他谈到,实际上玻璃门现象仍然存在,实际上民营企业有很多精湛的技术、高端的产品,仍然缺乏畅通的渠道贡献到国防建设中。他建议充分发挥工商联、商协会等平台的作用,为“民参军”搭建更多的桥梁纽带。同时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指导民营企业熟悉军工管理体系,支持民营企业进行保密等军工资质认证。
    其次是精准对接没有完全落地。他指出,东材是一家从事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公司产品不是直接用于军方的成套装备,只能为军工集团的下属企业进行间接配套。这些企业的集团层面自我配套、自我封闭的体系没有根本改变,对拓展民品的积极性不高。他建议到,军民之间不仅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还需要引入市场机制,让优质产品可以通过竞争进入装备序列。
    最后是军品科研生产具有高投入、高门槛、小批量、多品种、多限制、长周期、单一需求方等复杂特点,与民品低成本、大批量、多元需求方、市场回报快等特点完全不同,民营企业在项目未立项、无采购合同的前提下大量投入缺乏准确把握,风险极大。他建议政府对民营企业承担的军工项目进行相应的资金匹配。
    据了解,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旗下拥有8家子公司,现有员工1700余人。公司的前身是在1966年响应党中央建设大三线的号召下组建的国营东方绝缘材料厂,于2005年改制成为民营企业,201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挂牌上市。公司历经51年的发展与改革,已从传统绝缘材料转变为重点发展新型绝缘材料和制品、光学膜材料、环保阻燃材料等系列产品,服务于新能源、智能电网、消费电子、平板显示、电工电器、军工等诸多领域。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