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1-08
2017-11-08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作者: ■本报记者李运涛实习生韦静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11

    石榴成熟时,籽粒硕大而饱满,一颗颗相依相偎,好似我们祖国一个个相邻的省市,又像我们56个民族手足相依的同胞……
    行走在桂北的九万大山,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层峦叠嶂。那些山尖一座连着一座,远远近近,密密麻麻,宛如雨后春笋,而清澈明亮的河流就从这山脚下蜿蜒而过,这青山绿水间就是毛南族世代居住的地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居住着汉、毛南、壮、苗、瑶、仫佬、水、侗等13个民族,各民族多姿多彩的风情在此交流融汇。在山清水秀的环江思恩镇陈双村,住着毛南族、苗族、瑶族群众70户280多人。在党和国家政策暖阳下,陈双村人努力生产建设,安居乐业,各民族团结如一家人。陈双村2014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17年获国家民委命名的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生动比喻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像这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发展的多民族村,在环江比比皆是。
在这里,繁荣发展的不仅只是民族经济,更有民族文化。环江自成立自治县以来,依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紧紧围绕“文化活县”发展战略,深度挖掘毛南族文化,使这座毛南文化名城彰显出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花竹帽在毛南语中叫做“顶卡花”,它是毛南姑娘珍爱的装饰品,也是毛南族青年的传情之物,更是毛南族的“族宝”和象征。由它衍生出的花竹帽歌、花竹帽舞、花竹帽故事形成了花竹帽文化,是毛南族的文化精髓。毛南族“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其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它既是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目前,毛南花竹帽编织技艺项目及“肥套”文化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毛南族分龙节、壮族铜鼓铸造技艺等项目也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而代代传承、发扬光大环江民族文化的强力纽带,是对教育的重视。环江自古以来就有崇尚教育的传统,尤其是近几年,环江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环江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3.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2.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2.36%,各项指标完成率排在河池市前列。近年来,环江中小学校课桌椅、图书、仪器装备配齐率均达100%,乡镇中学、中心校以及县直学校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达100%。2016年,环江荣获教育部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称号,是广西唯一入选县,在全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中也是唯一入选县。2005年以来,环江高中共有12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10名学生考上北京大学,更有一大批学生考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环江高中已经成为河池市乃至自治区的教育品牌。这对一个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来说,绝非易事。
    教育兴,民族兴;教育强,文化强;文化强,则国强。
    在九万大山间,一条条欢腾的小溪在汇聚,透过这不断壮大的溪河,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时代和一个共同民族的发展洪流,正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