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11-06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大别山牧羊女”带领乡亲趟出绿色致富路 |
名羊公司已与175个村406个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扶贫范围辐射至7700多家农户 |
作者:
■见习记者徐徜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322 |
|
|
|
|
|
|
在位于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凤山镇上石源河村,一群黑山羊在山坡上"咩咩"欢叫,发出清脆的铃音。黑山羊群的主人汪国龙,曾是该村的一名贫困户。如今已迈入"预脱贫"行列的他,笑着为记者算了一笔帐:"前年出栏35只羊,总收入近4万元,去年我还带动了5户贫困户一起养羊,现在他们的收入也都大幅提升了。" "这都要感谢名羊公司哩。"汪国龙告诉记者。他口中的"名羊公司",即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羊公司"),是由刘锦秀创建的湖北省首家集黑山羊科研、育种、养殖、饲料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农民民营企业。自2015年8月启动第一批精准扶贫项目以来,名羊公司已与罗田县175个村、40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扶贫范围辐射至大别山周边县市黑山羊养殖户7700多家。目前,罗田县年出栏黑山羊超23万只,已成功跨入了全省养羊大县第一方阵。 "五统一"服务模式盘活"羊"经济 为了推进"输血式"扶贫取得实效,2015年起,罗田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黑山羊产业精准扶贫"33111工程",选定名羊公司作为黑山羊产业精准扶贫的市场服务主体,为黑山羊养殖贫困户提供良种供应、技术服务、肉羊回收等10项精准服务,计划用"3"年时间,向适合养羊的贫困户一次性提供"3"万元担保贴息贷款和"1"万元扶贫资金,支持"1"万户贫困家庭发展黑山羊产业,力争三年后实现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过"1"万元。 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名羊公司按照"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扶贫模式,充分发挥集黑山羊科研、育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优势,对首批结对帮扶的406个贫困户,实行"统一提供种羊、统一栏圈建设、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羊肉",打消了养殖户"缺良种、缺技术、没销路"的三大顾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对接一条龙模式极大刺激了农户入社的积极性。 产销一体化经营唱响"消费扶贫"序曲 自2011年以来,名羊公司在罗田县经济开发区建设了年屠宰加工30万只肉羊的现代化肉类食品加工项目,形成了以罗田县为中心的跨县域连片发展的肉羊商品生产基地,并通过实施天然草地改良和冬闲田种草示范,带动全县养羊户种草2万亩,保证了青饲料均衡供应,实现了黑山羊四季均衡增膘,探索出了一条"农牧结合、草当粮种、资源利用"的科学养羊之路。公司成功创建了大别山黑山羊品牌,注册的"薄金寨·锦秀羊"商标,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和知名农产品商标称号,"薄金寨"黑山羊肉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在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国武汉农博会上接连获评"金奖农产品"称号。公司肉羊屠宰加工基地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和牛羊定点屠宰证,加工采用国内先进的低温冷链排酸工艺,实行低温加工与全程冷链储藏配送,确保羊肉品质。 "酒香不怕巷子深"。为了把养殖户的羊肉卖出去,兑现肉羊回收的服务承诺,刘锦秀亲自带领销售团队,长年四处奔波。在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黑山羊系列产品相继通过餐饮集团酒店、大型超市、连锁专卖店、电子商务等渠道,销售到黄冈、武汉、广东、上海、北京等区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营销网络。 2016年,名羊公司在北京、武汉建立了羊肉直销办事处,依托餐饮集团、餐饮协会等社会力量,创新开展了黑山羊特色产品"消费扶贫"活动,全年供应餐饮业消费扶贫的黑山羊达到3万只,给山区养羊农户带来了稳定增收的机会。以北京眉州东坡集团为例,自2014年与名羊公司开展合作以来,眉州东坡集团每年从黄冈大别山区采购优质黑山羊肉达1万多只,截至2016年底,黑山羊肉消费总量已达到4万余只。按每个农户出栏50只匡算,相当于带动了大别山区400多个贫困农户实现了养羊增收。 "牧羊女"令大别山旧貌换新颜 这个令大别山区"旧貌换新颜"的公司背后,站着一位堪称传奇的女掌门人。 2004年初,生于罗田县、外出务工多年、当时已小有成就的刘锦秀,毅然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返乡创业,成了一名"羊倌"。由于罗田县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导致成片的农田因缺少劳力而无法耕种。刘锦秀主动与村民对接,以每亩年租金500元的价格,把公司生产基地周边的400多亩田地流转过来,用于种植青绿饲料。仅此一项,每年就给周边农户增收20万元。公司修建标准化羊舍时,她"顺带"将周边村组的土路改造成水泥路;在市里参加人大会时,她也不忘牵挂着村小学建设的资金缺口,想方设法为村小学募集到了30多万元…… 一户贫困家庭,只要保证年出栏肉羊50只,就能保证家庭年收入5万元,从而顺利摘下"贫困"的帽子。目前,罗田全县依托黑山羊养殖返乡创业的农民就已超过800多人,全县在黑山羊养殖、饲料种植、屠宰加工等环节吸纳的农民就业人数达到6000多人,养羊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农户达到1500多户。 "大别山牧羊女"是刘锦秀的微信昵称,简单而朴实的六个字,也彰显了她矢志不忘的初心。2016年底,名羊公司首批帮扶带动175个村406户贫困户,户平均收入达1.16万元;预计2017年户平增收可达到2万元。按照现有的增收效果预测,每个贫困农户都可以在三年内形成一项持续稳定增收的家庭产业,有望实现年人均收入过万元的预期脱贫目标。 每每被问及回乡创业的动因,刘锦秀总是这样回答。在她看来,黑山羊全产业链就像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让企业的发展惠及贫困乡亲,也让贫困乡亲的脱贫致富支撑企业的发展,"这条河将成为大别山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渊源与精神源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