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0-31
2017-10-31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大连实施科技创新推动城市发展战略

作者: ■曹润华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655

    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并举办高科技企业产品实物展。大连市科技局局长高大彬宣布:大连市委、市政府将科技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董事长于德海,向大会讲解了全球领先的数控技术。
    高大彬介绍说,大连市有4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东北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辽宁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准建设。大连市对于重大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创新领域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支持。还将建立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机制。
    高大彬还介绍了大连市的主要做法:一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助推城市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相继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799家。新源动力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研发等一批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国内首个大容量化学储能调峰电站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连光源”项目在大连建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助力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长征5号大推力火箭、航母、高铁等建设。
    二是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拓展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中科院大连科教融合基地落户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了华信“大连云”、华为“软件云”、同济大学创业谷北方基地、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等一大批项目。自创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占全市的65%,引领全市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和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彰显。充分发挥自创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相继建成高端轴承、数控机床、核电装备、智能制造、文化与科技融合、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等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金州、旅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甘井子区、高新园区获批建设辽宁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三是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全面实施“5+22”创新人才政策,大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创业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大连市被授予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存浩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大连化物所刘中民院士团队“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截至目前,在连两院院士27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7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5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90余人。
    四是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稳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成功举办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4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大连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新一轮《全面科技合作战略协议》,共建中科院大学能源学院、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打造全球能源领域创新高地。有效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上海共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大连分中心,19家单位获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合作处),6家单位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6年大连市技术交易额达到140亿元。
    五是全面构建创新创业体系,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环境。大连市被确定为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专利保险试点城市,大连高新区被评为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大连理工大学牵头组建的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建成开通科技指南针综合服务平台,深入实施创业导师1162工程,成功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连赛区)暨大连市科技创业大赛,有效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截止目前,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9家,众创空间62家,孵化企业4000余家,在孵企业1900余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6家。
    大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邵龙馥在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大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大连市委、市政府明确由大连市委副书记王启尧、大连市政府副市长刘岩牵头组织制定《大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成立了由大连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金融局、高新区等单位参加的起草组,具体负责起草工作。起草组在充分调研和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于7月中旬形成了《政策措施》初稿。
    8月3日,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专门召开会议,听取起草组工作汇报,提出具体要求和修改意见。8月15日,起草组将修改后的《政策措施》分送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和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根据所提意见建议进行了修改。期间,起草组组织召开了有高校院所、国有科技型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题座谈会。
    9月18日,大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政策措施》,起草组按照审议意见对《政策措施》再次进行了修改完善。9月25日,大连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分7章63条。大连市委、市政府将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着力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扎实推动《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使政策措施发挥最大效用,让企业和创业者真正受益;推动大连到2020年建成东北科技创新中心,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到2030年全部完成沈大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建成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蔡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化物所始终将为大连市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全所的重要工作。近三年实现在连技术合作项目167项,占全所合同数近25%,累计拉动投资近50亿元。依托化物所技术,共孵化企业29家,创造就业岗位2000多个,5年累计营业收入40亿元。
    近期,化物所开发的两项催化剂生产技术在大连长兴岛落地,共计投资近7亿元,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经国家能源局批复,依托大连化物所技术,大连融科储能和大连热电集团,投资35亿元,开展200MW/800MWh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建设,并列为国家化学储能调峰电站示范项目,项目计划于2018年底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