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10-31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八项创新点亮《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仲裁规则》 |
|
作者:
【记者周太友大连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56 |
|
|
|
|
|
|
《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仲裁规则》(以下简称“《自贸规则》”)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大连仲裁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赵晓航在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仲裁规则》的实施,将为促进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建设,营造自贸试验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积极作用。大连市自贸办副主任、商务局副局长蔡群介绍说,大连片区新注册企业3464家,注册资本391.19亿元。注册企业涵盖金融、贸易、物流、融资租赁、机电、加工、软件开发、信息等多个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大连海关、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海事局分别出台了25条、28条和8条服务自贸区建设新措施。为大连港量身定制的保税混矿通关新政,不但消除了企业汇率损失,也减少了因倒手而增加的17%进口增值税,预计年内吞吐量有望增加1000万吨。大连港开通“辽满欧”、“连哈欧”、“辽蒙欧”、“辽新欧”等多条中欧班列,形成环渤海地区15个港口的海上穿梭巴士,形成41条班列线路覆盖东北地区及俄、欧、蒙、中亚的海铁联运网络布局,建成我国沿海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冷链物流中心和冷链产业集群,“一带一路”战略物流枢纽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通过政策创新,国际贸易企业通关时间压缩了1/3,通关成本平均降低10%,国际贸易线下办理手续时间缩减1/3,中欧班列同比增长80%。引进国际仲裁先进理念,适合辽宁自贸试验区体制。 随着大连片区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大幅提升国际投资、贸易的交易量,相关纠纷不可避免增多,亟需建立完善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辽宁自贸试验区,涵盖沈阳、大连、营口三个片区。 赵晓航指出,《自贸规则》区别于原有规则,具有八项创新。 首先是制定了仲裁员开放名册制度。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员名册以内或以外选择仲裁员。当事人推荐名册外人士担任仲裁员,只要符合《仲裁法》关于仲裁员聘任条件即可。 其次是增加了紧急仲裁庭制度。规定了仲裁员的产生、人员数量和应遵守的义务,并规定了紧急仲裁庭的职权范围,弥补了传统仲裁规则在紧急仲裁制度方面的空白。 再次是引入了友好仲裁制度。所谓友好仲裁即仲裁庭经当事双方的授权,在严格的依据仲裁规则和法律规则会导致仲裁结果不公正的情况下,依据仲裁庭所认为的公平的标准做出对双方有约束力的裁决。 第四是细化了合并仲裁制度。为了简便案件的仲裁程序、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提高效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仲裁当事人召集在一起,通过一个仲裁程序处理所有争议的制度。 第是强化了仲裁中的证据制度。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所适用的证据规则。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时,仲裁庭在遵循正当程序的前提下,对于有关证据事项享有决定权。 第六是完善了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制度。为满足当事人对仲裁程序开始之前的调解意愿和请求。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可以选择撤回仲裁申请,也可以继续组成仲裁庭,由仲裁庭按和解协议作出仲裁裁决。另外,在调解程序中,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提出终止调解。 第是增设了“小额争议程序”。争议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的国内争议案件,按照更为简便的程序进行审理。 第是明确了临时措施制度。为防止当事人利用其所处的优势地位,转移或销毁证据或财产,致使仲裁裁决不能合理地做出,或者即便做出,也难以执行而采取的保全措施的情况发生,规则明确了临时措施的范围,包括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行为保全等。 同时,规则还明确了有权采取临时措施的主体不仅包括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也包括仲裁庭。强调了当临时措施执行地的法律与仲裁规则相冲突时,以执行地法律为优先。对临时措施决定的更正作出了规定,从而保证了临时措施申请的相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和获得救济的权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