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10-23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聚焦精准突出实效 积极投身脱贫攻坚 |
河南省工商联深入推进“千企帮千村” |
|
作者:
■本报记者许长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42 |
|
|
|
|
|
|
河南省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把参与脱贫攻坚作为工商联履行职能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对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治要求,动员组织民营企业投身精准扶贫,助力该省脱贫攻坚。 统筹谋划成效显著 早在2015年11月,河南省工商联将开展了近十年的“千企帮千村”活动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全面启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联合省委统战部、省扶贫办成立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意见,发出了倡议书,召开了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台账统计专题会,建立精准扶贫示范点,开展了产业、项目、就业、技术、教育、医疗、捐助等多种模式的帮扶,既输血也造血,既扶贫也扶志,既扶困也扶智,既鼓励创业又安排就业。 今年3月,河南省工商联在濮阳市召开经验交流大会,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到会指导,对“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给予高度评价。截至2017年8月底,该省有3539家民营企业参与“千企帮千村”精神扶贫行动,实施帮扶项目5320个,投资127.9亿元,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3020个,帮扶贫困人口31万人。在日前举行的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论坛上,有116家民营企业受到表彰。其中,河南省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亿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河南省企业榜上有名,受表彰数量位居第一。 突出精准坚持双赢 河南省工商联在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注意加强实地调研,掌握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和贫困群众脱贫意愿,同时注意强化分类引导,分析民营企业产业、经营等方面优势和贫困地区适宜发展脱贫项目,科学引导合理结对。 坚持扶持对象精准,聚焦建档立卡,帮扶到人到户;项目安排精准,结合企业和贫困地区优势选准突破口;扶贫措施精准,因企、因地、因致贫原因科学规划扶贫措施;脱贫成效精准,让贫困户真正经济增收,生活改善。 村企互惠双赢是“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民营企业可以给贫困村带来资金、技术、管理,贫困地区特有的资源禀赋、投资需求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过程,既能够“做贡献”,也可以“谋发展”。河南名品彩叶苗木公司带动当地300多个农户发展苗圃2000多亩,安排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多人,结对帮扶的贫困村已提前脱贫。在参与扶贫的过程中,该公司抢抓机遇、快速发展,也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广泛参与方式灵活 河南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参与主体丰富多样,广大中小微民营企业是主要力量。除此之外,也有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帮扶,一个企业帮扶一个县乃至几个县的几千家、上万家贫困户;有央企民企组成混合所有制企业联合参与帮扶;有民间机构主动参与帮扶,如安阳市红旗渠国情学院动员参加培训的学员到贫困村担任“名誉村长”,开展结对帮扶;有行业商会、异地商会、乡镇(街道)商会参与帮扶,河南省已有近千家行业商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有产业扶贫,如信阳灵山茶叶公司通过发展茶产业,带动3000多家农户种植加工茶叶,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有就业扶贫,如滑县金泰服装有限公司在滑县8个乡镇的贫困村建厂,累计安排贫困户就业450多人;有项目扶贫,如汉威电子在光山县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污水处理项目;有技术扶贫,如洛阳洋丰果业公司成立农民田间学校,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有公益捐赠扶贫,以爱心捐助为主发挥帮扶作用。 另外,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河南省工商联注意坚持引导民营企业在帮扶中献计也献技,扶智也扶志。天久幸福控股集团、河南亿星实业集团为平舆县政府捐助150万元,成立脱贫攻坚奋进奖励基金,对该县自主创业、主动脱贫的贫困群众给予奖励和支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