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10-18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青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五个路径 |
|
作者:
■周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17 |
|
|
|
|
|
|
开栏语: 201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系统地阐述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经典之作,是指导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3·4重要讲话”发表以来,各地统战部、工商联、商会、民营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研究,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本报发起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4重要讲话”征文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今天开始,本报将推出《学习“3·4”讲话推进“两个健康”》专栏,从征文来稿中选登部分精彩稿件,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2016年3月4日看望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和工商联界委员并在联组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都反复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创业打拼,老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陆续到了交班退休的节点,他们的二代能否顺利地接过父辈的企业并发扬光大,自主创业年轻一代能否积极遵循市场规律,少走弯路成长起来,年轻一代职业经理人能否尽快融入家族企业并逐步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摆在年轻一代企业领导者面前的一副重担。同时,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到了转型升级、通过“调转促”等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节点,这两个节点的历史性交汇,使得加快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培养教育、引导他们奋力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功立业,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引导和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按照“信念凝心、文化塑魂、平台聚力、服务振气”的总体思路,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推动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 第一,把握正确方向,用理想信念引领人。 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通过“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和“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教育,将道德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企业生产经营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结合践行“同心”思想和实施精准扶贫,组织青年企业家追寻红军足迹,感受革命情怀,牢固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理念,在帮扶老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通过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定期开展优秀建设者、劳动模范、光彩事业奖章等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他们学习时代楷模、争做发展先锋,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 第二,传承企业家精神,用优秀文化熏陶人。 民营企业代际传承,表面上看是传位子、传股份,实际上是传精神、传文化。历史上的徽商,薪火相传四百年,传承的不是家族财富,而是徽商精神,这是徽商的“根”和“魂”所在,在徽商的兴起、发展、鼎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引导培养新一代徽商,应该更重视企业家精神的传承,通过发挥老一代企业家作用,着力解决年轻一代企业家实践经验不丰富、阅历不足、思路视野不够开阔长远等问题。 第三,搭建组织平台,用共同发展凝聚人。 通过搭建青年企业家组织,创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的机会,促进家族民营企业传承者和自主创业企业家两大群体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逐步减少家族化影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砥砺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开阔眼界,查找差距,找准努力方向。促进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之间以及新老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年轻一代提供产业转型、知识更新、人才交流、资本筹集等方面的政策咨询、人才支撑、高端交流。 第四,做好政治安排,用更高标准锻炼人。 在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时,把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囊括进来。消除体制障碍和政策障碍,在政府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一视同仁,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等公共资源应用上平等开放。对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人士,积极培养和发展入党。根据行业特点、企业规模以及社会影响面等因素,循序渐进在省、市、县人大、政协、工商联等不同层面,加大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力度,引导他们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商会活动,提高其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 第五,加强帮扶引导,用务实服务鼓舞人。 通过推动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和谐的舆论环境,推动破除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青年企业家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的政策条件;维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增强民营企业法治意识。支持行业商协会等社团组织充分发挥社会自治规范对法律制度的补遗功能;广泛宣传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贡献,对那些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优秀年轻一代喝彩点赞,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予以不同形式的表彰,倡导和弘扬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优秀品质,树立新生代企业家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良好群体形象。 (作者系安徽省工商联宣教处处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