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0-17
2017-10-17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兴建“试验田” 培育大产业

——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科技创新推动大扶贫观察

作者: ■张能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33

    要挣钱、赶快建起“试验田”,想脱贫、培育产业靠能人。走进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处处都能听到这样的顺口溜,近年来,客楼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鼓励致富带头人兴建“试验田”,把一个个“试验田”培育成扶贫产业,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试验新品种:群众致富终有“果”
    “如果没有陈智引进水蜜桃种植,我们一年就不会发‘桃财’。”今年,客楼镇安山村果农陈新文种植100余亩水蜜桃,实现创收30万元,丰收后的喜悦让他情不自禁地说。
    被称为“高原凉乡”的客楼镇,由于地势高、气温低、交通不便等原因,过去一直是贫困乡镇之一。1993年,做水果生意谋生的安山村陈智到湖南芷江县水果批发市场采购水果时,被当地生产的颐红水蜜桃吸引住了,他买回200斤供亲朋好友品尝,品尝后都认定这是一个好品种。没过几天,他再去采购时,就见不到水蜜桃了。他得知水蜜桃市场好,就是储藏时间短,季节一过就没货了,陈智当时眼前一亮,客楼海拔高,气温低,如果种植成功的话,就能供给市场需求。于是,他投入10万元率先建起“试验田”60亩。三年后,桃树开始挂果,当年创收8万余元。
    试种成功后,水蜜桃种植在全镇进行推广,成立了岑巩县楼外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全镇已有78个农户种植水蜜桃,面积达8000亩,目前已有5000亩挂,年创收近2000万元。
    2004年,陈智看到市场上红富士苹果卖到6元一斤,他又从贵阳购回20棵种植兴建“试验田”,可是五年过去了,没有一棵挂果,他爱人一气之下砍掉18棵。他从互联网上查找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按标准剪枝、杀虫和施肥,于是他加强管理,2010年每棵挂果近100斤,两棵苹果树创收近600元。2013年,陈智投资5万余元,购买500棵苹果种植“试验田”,目前长势良好,明年挂果后试种成功后,将在全村推广。
    在陈智的带动下,2016年初,毛湾村果农杨胜德建成“试验田”,从外地引进罗汉果种植,目前带动近10户贫困户种植60亩,盛产后,亩可产罗汉果2万个以上,年创收60万元。
    如今,客楼镇掀起科技创新热潮,全镇建成水蜜桃、苹果、罗汉果、黄桃等精品水果“试验田”8个,通过小小“试验田”,培育出扶贫大产业,让一个个精品水果产业应运而生,群众致富已有“果”。
多模式带动:特色养殖促增收
    “我们养殖的思州鸡市场价格非常好,今年预计创收30万元左右。”说起客楼镇特色养殖,思州鸡原种扩繁场负责人代文权说。
    2011年,客楼镇与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建成思州鸡养殖“试验田”,贵州大学提供技术服务、政府搭建销售平台。通过对“铁公鸡”10多个月的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和科学测定,认定“铁公鸡”品质为特优,并将“铁公鸡”申报获得“思州鸡”专利品牌。客楼镇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对思州鸡产业基础设施以及鸡苗的采购等进行完善,已建成思州鸡原种扩繁场1个,让思州鸡成为促农增收的致富产业,产品除销售到周边县市外,还远销重庆、贵阳及湖南怀化等10余个城市。
    今年6月,客楼镇陀子坳村党支部大力发展致富产业,由村致富带头人高存祥牵头,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依托财政扶贫项目到户户均2万元资金,组建了“岑巩县顺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客楼镇推行“十户一体”模式特色养殖“试验田”,规划养殖黑毛猪450头,目前存栏近200头,预计年创收20万元左右。
    在多种模式的引领下,客楼镇按照“合作社+专业户+农户”的模式经营,集约化养殖,已发展思州鸡养殖专业户近10户,年出栏思州鸡8万羽,产值400余万元,同时,建成肉牛规范化养殖场“试验田”2处,发展肉牛养殖565头,覆盖贫困户101户388人;建成黑毛猪规范化养猪场“试验田”2处、养殖规模450头;实施稻田养鱼655亩、覆盖贫困户325户1295人。目前,全镇牛存栏2816头,猪存栏5201头,羊存栏1520只,畜牧业总产值达1120万元。
发展农文旅:多元产业助脱贫
    近年来,客楼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立足生态旅游发展,以“一村一品一特”为理念,依托气候及地形优势,发动当地群众种植水蜜桃,积极打造旅游观光“桃园”经济,大力发展果林下特色农业产业链,把林下养殖与“绿色、环保、原生态”相结合,建成种植规模100亩以上水蜜桃连片示范基地13个。2016年3月,客楼镇举办了首届“溯龙江墨韵,游桃源胜境”桃花节,吸引了5万余人寻访“新桃花源”,让山村“火”了起来。乡村旅游“试验田”成功后,今年又举办了第二届桃花节,年旅游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左右。
    “再热的天气,在这里都倍感凉爽。”盛夏时节,走进客楼镇下寨村,远远就能闻到荷花的阵阵清香。下寨村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被翠绿的山峦围绕着,中间是一片开阔的田野,粮田肥沃,发展荷塘养鱼百余亩,特别是这里拥有千年红豆杉之王和万棵红豆杉群,是一个难得的休闲场所。
    如今,客楼镇在成功举办桃花节的基础上,又对下寨村休闲旅游进行规划,打造荷花观赏、红豆杉体验和品尝农家乐等项目,鼓励农户兴建农家乐,让农文旅产业风生水起。
    目前,客楼镇立足于科技创新,建成种植、养殖及乡村旅游等“试验田”20余个,通过兴建“试验田”带动,下活了扶贫产业“一盘棋”,全镇发展精品水果、特色养殖、乡村旅游、优质烤烟、茶叶等10余个扶贫产业,促进扶贫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