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9-20
2017-09-20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戴香莲: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作者: ■殷小将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018
    "蚕丝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此我们有责任去拓展丝绸之路,弘扬蚕丝文化。"戴香莲说,就像时装是法国的名片,皮鞋是意大利的名片一样,丝绸是中国的名片。它不仅仅只是一个纺织品,它还是一个健康产业,一个文化产业。传统和创新,就以"文化"理念为纽带,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起初,她是执教讲台的一名代课老师,身在农村,却向往去工厂上班;后来,她毅然弃教从商,投身民企,从最基础的技工做起,高筑墙、广积粮,潜心磨剑;而今,大浪滔滔,她锐意创新,赋予传统丝绸产业新生命,创立自主品牌,成为全国行业内翘楚。她,便是大地蓝家纺品牌董事长戴香莲,一个时刻展示着女子之灵秀、管理者之精细、创业者之激情的苏商女企业家典范。
    用戴香莲的话说,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姑娘,能把大地蓝做到现在这样是一个奇迹。这一切,也许都来自于戴香莲对于梦想的坚持。
    代课老师的“工人”梦
    戴香莲出生于1974年,高中毕业后,她在出生地缸顾乡所辖的东旺村小学当了一名代课老师。尽管能够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但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去工厂做一名光荣的劳动工人这个梦想一直深植在她心中,日渐强烈。
    1995年缸顾乡筹办了当时乡里有史以来的第一家乡镇企业--兴化绢纺厂,而戴香莲被乡政府选为第一批技工,与其他工人一起前往浙江湖州培训。实现了最初梦想的戴香莲既兴奋又自豪,在技能培训中刻苦学习,充分发挥学霸本色,在同去接受质检技能培训的8人当中脱颖而出,出色完成了培训任务,成为结业考核中唯一一个独立操作完成质检流程的质检员。
    学习归来,绢纺厂领导要求化验室制表。同事都束手无策,唯有戴香莲从容不迫地制作出了工作流程、检验标准、部门制度的质检操作方案。出色的表现让使20岁的戴香莲很快就晋升为化验室主管。在这个岗位上,戴香莲天天跟绢纺行业专家打交道,逐渐对丝绸制品痴迷起来。
    然而由于大形势不好,两年后,全国纺织行业面临“关、停、并、转”整顿,兴化绢纺厂因为技术不过关、竞争力不强等原因濒临倒闭,自然在整顿之列。或许因为父母做过点小生意,是当地第一批万元户,在耳闻目濡中长大的戴香莲也透露出些许不同于其他农村姑娘的精明,再加上实在放不下刚刚圆起来的工厂梦,因此当乡政府出台企业改制的政策后,戴香莲当机立断接管了绢纺厂。正是这次抉择,让戴香莲走进了一种别样艰辛却快乐的人生。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真正踏上创业路后,戴香莲遭遇了种种坎坷,2001年是她承受压力最大的一年。当时买厂的钱还没有付清,第一年经营又亏损,外界议论纷纷。
    这一年除夕夜,戴香莲和丈夫掏空所有的口袋,都没能凑足800元钱过年。即使是在这样的困境下,她也没有选择放弃,因为她始终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她不停地给自己打气,不懈地奔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朋友的帮助下,戴香莲最终筹集到470万元资金,厂里全面恢复了生产。再回想这段往事的时候,戴香莲说,“我能够想到的只有快乐,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遇到了许多真诚的合作伙伴和朋友。”而在奔走学习的过程中,她也逐渐明确了企业发展思路。
    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围绕提升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戴香莲不断尝试技术转型。“我每一年在技改上面的投入都达到几百万元,引进新设备,学习新技术,只有不停吸纳新知识才能做到企业长青。”此外,她还亲自带领团队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使桑绵球的原材料利用率提高15%,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锅炉进行改造,节约能源30%以上。
    为了让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实,她与苏州大学合作成立了大地蓝研发基地,开发了蚕丝系列床上产品以及丝巾、围巾、领带、内衣、睡衣等十大类三百多个蚕丝品种,还将科研项目延伸到蚕丝衍生品的生物领域中并大获成功。
做一个陪伴用户成长的品牌
    从2006年起,戴香莲就把培育品牌列为工作重心。质检员出身的她坚持按行业最高标准选用优质桑蚕丝绵,坚持高质量管理工序。“大地蓝”这个品牌逐渐在兴化大地上闪闪发光。
    “我希望今后提到蚕丝被,大家都能脱口而出‘大地蓝’这个品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不仅要把产品品质做到行业内最优,还要把售后服务做上去。”
    戴香莲讲了一个小故事。兴化市有一位客户在十几年前收到一套朋友送的“大地蓝”子母蚕丝被,一直没有拿出来用,直到今年上半年儿子要结婚了,才打开准备送给孩子作新婚礼物。由于年代久远,保管不力,这套被的被面已经发黄,甚至出现了霉斑。客户找到“大地蓝”门店寻求帮助,工作人员随即收下物品着手处理。经过更换被面、翻新被芯,等客户拿到手时,这套子母被已经焕然一新,带着“大地蓝”美好的祝愿送到了新人手上。“我知道这个事情时很高兴,我希望我们的产品能一直陪伴客户成长。”
    2008年受金融海啸影响,我国实体经济遭遇内外夹击的重创,很多企业步履维艰,行业内一片叫“冷”。但那一年,大地蓝丝绸家纺公司没有裁减一名员工,还在扬州投资成立了大地蓝丝绸有限公司,迅速开拓了市场。
    客户的高度认同为“大地蓝”品牌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加盟商、代理商、专卖店迅速辐射周边地区,并在全国开设180多家直营店、专卖店,形成了以蚕丝内衣、蚕丝睡衣、蚕丝毯、蚕丝美容毛巾、蚕丝保健枕、桑蚕丝袜、桑蚕丝保健塑身内衣、高档桑蚕丝四件套等十大类300多个品种的蚕丝产品产业链以及完备的家纺产品系列,打破了过去蚕丝被一枝独秀的局面。
“大地蓝”图,变字当头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企业面对的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管理者们都希望通过精简高效的盈利导向,对市场需求进行快速有效的响应。如此一来,竞争的内外部因素都在催促着企业必须去变革。大地蓝也不例外。
    谈到创新,戴香莲说:“其实创新伴随着我创业到现在,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持续在做的事情。不管是产品开发还是营销模式变革,我都把创新放在第一位。”
    在完成科技转型、管理转型后,戴香莲迎合电商发展趋势,创新了营销模式:一方面继续巩固现有实体店,不再盲目扩大实体网点;另一方面建立了电子商务营销团队,进军大型电商平台,做到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
    “蚕丝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此我们有责任去拓展丝绸之路,弘扬蚕丝文化。”戴香莲说,就像时装是法国的名片,皮鞋是意大利的名片一样,丝绸是中国的名片。它不仅仅只是一个纺织品,它还是一个健康产业,一个文化产业。传统和创新,就以“文化”理念为纽带,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我觉得我们的产品最终就是要做文化,我们兴化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我想把他们结合起来,这也算一种创新吧!”
    走进大地蓝绢纺有限公司的精品展厅,仿佛走进了一座温馨舒适的丝绸殿堂。无论是富丽奢华的丝织披肩还是精致典雅软装饰品,都散发出一种经典浪漫的时尚气息,而在这些令人炫目的产品之中,你能看见“映带斜阳金满眼,英残骨碎籽犹香”的油菜花田,能看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板桥竹,还能看见梅兰芳扮演的贵妃醉卧凭栏,凄楚唱着“人生在世如春梦”。
    也许每一个水乡女子都对丝绸产品有一种执念,而这个兴化土生土长的女子更是为当地的文化而着迷。她却不仅仅满足于单项产品获得的成就,还准备在未来将丝绸产业嫁接到兴化旅游项目中,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