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9-20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联六个“加”字激活精准扶贫行动 |
|
作者:
■孙跃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45 |
|
|
|
|
|
|
连云港市“百企帮千户”精准扶贫行动启动以来,赣榆区工商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牵头组织了40家会员企业、6家行业商会、6家会员合作社参与到“百企帮千户”精准扶贫行动中来,带动1300多名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增收、2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为200多户贫困户及200多名留守儿童、贫困学生送上爱心捐款。他们主要做法是六个“加”字激活推进精准扶贫。 工商联+会员企业+帮扶户 勇担社会责任,造福一方百姓。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联副会长、好丽友董事长许家榕,自开展精准扶贫行动以来,扶贫济困金额达16万多元,为当地30多个低收入户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增收岗位。 “存感恩的心,做善良的人”是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联常委、锦泰房地产董事长胡德中的做人准则,他相继捐献善款近20万元,用于助学助困。企业科技创新,不忘书写公益传奇。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联副主席、金康药业董事长成永之,先后为公司驻地村兴建市政设施、年节慰问困难群众、改善养老院及中小学办学条件、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资金累计600多万元。小花生做出精准扶贫产业大文章。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联常委、德盛花生董事长贾军德,通过“公司十基地十农户”形式,开展精准扶贫,吸收当地困难农户100余人就业,户均年增收近3万元。 工商联+会员合作社+帮扶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联常委、芦阳春茶叶合作社理事长王钧,带领当地30多个茶叶种植户共同创业,当地100多名低收入家庭妇女在这里找到就业岗位。 创业不忘初心,精准扶贫风生水起。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联常委、春林食用菌种植合作社董事长刘敏,从南京辞职回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先后吸纳了100多户低收入农民入社,月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联执委、阳光玫瑰水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欧世真,创办葡萄园区带动58名低收入农民进园种植,同时吸纳周边村民166人进园创业,每年可实现利润1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增加近3万元。 工商联+行业商会+帮扶户 近年来,泥鳅产业发展呈下滑趋势,从业农民收入急剧下降。针对这种情况,连云港市赣榆区泥鳅业商会通过招商引资,对龙头会员企业金水湾食品进行改造升级,成功开发出鲜活泥鳅切片产品,不断探索延长泥鳅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全年预计出口泥鳅近万吨,创汇6000多万美元。泥鳅业再度成为富民增收的阳光产业。 “技术、资金、市场”三组合,突显富民服务功能。连云港市赣榆区紫菜协会统一提供紫菜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要求、统一采收标准,还免费为渔民和会员开办讲座,提供技术培训,解决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技术问题。协会与相关银行达成协议,每年为会员和渔民提供低息贷款3000万元,吸收500多名低收入家庭成员在当地就业增收。协会每年举办6次紫菜交易会,现在年加工紫菜突破20亿张,年收入突破5亿元,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柱。 搭建桥梁传递正能量,唱响精准扶贫好声音。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联牵头组织区副食品业商会、青年创业者商会、建筑装饰业商会、酒饮料业商会,为连云港市赣榆区石桥中心小学的100名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和学生捐赠钱物6.4万元。连云港市赣榆区副食品业商会名誉会长王大阳为青口镇120余户低保户、病灾户和部分孤儿,提供20万元爱心捐款和日常生活用品。连云港市赣榆区副食品业商会、酒饮料业商会,为厉庄河墩村20户贫困户每户捐赠了300元慰问金。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年创业者商会来到区聋哑特殊学校,为50名贫困家庭学生捐赠衣服、书包、玩具。连云港市赣榆区副食品业商会会长黄运琴带领6名会员慰问捐赠宋庄中心小学10名贫困家庭留守儿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