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9-20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深圳双创综合指数居全国首位 昆明挂牌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
|
作者:
【江南记者胡嘉莉深圳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69 |
|
|
|
|
|
|
日前,深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2017)成果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深圳举行。国务院参事王京生在会上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它立足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这一宏伟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解决的是如何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双创关键是“创”,基础是“众”,换言之,没有“创”就没意义,没有“众”则构不成战略,这两者是把握双创的核心所在。 在会上,深圳发布了2017年度双创研究报告。该报告中对深圳双创发展现状做出客观科学评估,深入分析双创的前沿趋势和经济社会绩效、启示及其面临的挑战,总结提炼深圳双创“十大优势”,并为深圳更好推进双创提出了四大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报告显示,深圳双创综合指数位列全国首位。 据悉,该研究报告采用联合国所使用的创新环境三维评价方法,即(环境)支撑、(资源)能力、(绩效)价值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测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武汉、西安八大城市的双创指数,推出了《深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报告(2017)》。 王京生还指出,双创的意义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和国际等六个方面:经济上,双创是拉动中国今天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之一;政治上,双创倒逼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推动简政放权,向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率政府过渡;文化上,通过双创的宏伟实践,重塑文化价值观,改造文化生态,促进文化流动,形成创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的新时代文化,通过中华文明和文化的复兴,推动民族走向真正的复兴;社会层面,双创推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为无数人创造上升的通道,形成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横向、纵向流动,从而打破社会固化的死结;民生层面,双创有效地解决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问题,是重要的社会“稳定器”;在国际上,中国双创成果为国际社会提供成功案例,为中国的道路自信加分。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海表示,报告清晰地描述出了深圳创新版图的细节,令人信服。双创研究报告中体现的,不仅是深圳的创新经验,也将是中国的创新经验,具有巨大的辐射性和覆盖性。报告直面了深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都是深圳未来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者马蕊见习记者吕正波昆明报道】近日,作为全国双创活动周重要组成部分的云南省双创活动周在昆明启动,云南省副省长高峰等领导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昆明经开区揭牌,云南省政府、昆明市政府、昆明经开区管委会相关领导及企业代表、高校学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启动仪式上,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兵做了首要发言,他强调:要把深入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全力推进,进一步营造“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进一步吸引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尤其是发挥好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制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作用,发展创新型创业;进一步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进一步总结好宣传好双创云南经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从启动仪式上获悉,活动周期间,云南各州市将围绕双创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解读、成果展示、项目路演、双创论坛、交流会、创业创新竞赛、线上大赛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范围覆盖该省各州(市)、科研院所、高校、创新型企业代表、优秀双创平台及创客。同时,15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将凸显各自特色,在昆明主会场集中展示经验与成效,相互借鉴共促发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