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9-19
2017-09-19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丁杰:回归新疆回报故土的“海归”

作者: ■本报记者王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4201
    2009年,丁杰面临着去香港实现职业梦想的契机,而最终决定回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丁杰对家乡那份真挚的热爱。他认为,民族团结和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新疆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他时常与员工交流说:"没有团结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所以我们必须以民族团结为基础发展我们的企业。"
    
    2010年,28岁的丁杰收拾行囊,离开了发展多年的北京,回到自己的家乡,新疆乌鲁木齐。
    彼时,疆内许多企业撤离了新疆。正是在父亲的召唤下,丁杰放弃了北京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回到了父亲丁建忠创建的华联集团。
    作为疆内的本土企业,丁杰自此扎根华联,扎根新疆,从集团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从最艰苦的岗位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成长为富有创新观念、担当意识和公益心的年轻一代优秀企业家。
    扛起企业未来的使命
    其实,丁杰从北京回疆的经历和他的父亲丁建忠有所相似。1992年,丁建忠毅然辞去公职,放弃了那个时代人人羡慕的铁饭碗,拿着爷爷资助的2万元下海经商。由此,他创办了新疆华联。而丁杰2010年放弃北京的事业回到新疆时,公司已经走过了18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一家集房地产开发、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商业贸易、物业管理等多元业态的企业集团,是新疆民营企业30强之一。
    “父亲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进入集团工作后,我从集团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从最艰苦的岗位干起。”丁杰告诉记者,他先是发挥“老本行”在公司担任会计、财务主管等职务,后又陆续担任了董事长助理、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
    “这些岗位给予了我很好的历练,我体会到每个岗位的不易,也掌握了每个岗位的管控点,不仅收获了经验,收获了成长,还收获了快乐和友谊。这是我特别宝贵的一笔财富。”丁杰说。
    在实践中,丁杰也发现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就是员工老龄化严重,以及随之而来的观念陈旧、管理滞后问题。有着留学背景的丁杰立马想到的,便是利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转变现状。
    “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来源于对员工的管理”,丁杰说,“如何在每个人不同的家庭、经历、教育、环境、性格的差异之上,发挥好他们的潜能,让大家团结一致,是摆在每一个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为此,丁杰决定深入集团第一线,与员工打成一片,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在与员工的接触中,丁杰边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实际情况,边根据管理现状,制定了完善的人员应聘、培训、薪酬、福利、考核、测评、会议、双休、年假等制度规定,确保了管理有据可查、有章可循。而这些制度,都是以前集团所缺乏的。
    除此之外,丁杰还严格落实责任制,实行一人一岗,一岗一责,逐级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图,确保了每名员工清楚岗位职责;清楚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清楚工作标准、要求、流程;清楚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为克服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每项工作从实施到完成,还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汇报,有讲评,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落实。此外,严格实施奖惩也是丁杰做出的一项有力度的改革,改善了很多公司内部都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正是丁杰勇于创新,大胆变革,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有力推动了集团的高效运转。
    2011年,在经济下滑、收入下降的背景下,又一道难题摆在了丁杰面前:如何探寻企业转型升级之道。为此,他先后前往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考察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在新疆建设冷链物流项目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过多方协调,集团成立了新疆世纪华联国际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与乌鲁木齐国有公司共同建设、运营乌拉泊国际物流基地。该基地是乌鲁木齐‘十二五’重点民生工程,以确保食品安全为首要任务,主要为首府和全疆人民提供绿色、无公害的农副产品。”丁杰回忆说。乌拉泊国际物流基地的项目,让企业顺利实现了转型升级,确保了企业科学健康发展。
    团结稳定是责任担当
“新疆的民营企业家不但要发展好自己的企业,还要对社会有担当,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大团结。”丁杰如是说。
    2009年,丁杰面临着去香港实现职业梦想的契机,而此时家乡维稳形势的特殊性,又让他非常纠结。“那一年,疆内许多民营企业都撤离了新疆,但我的父亲却依然深爱并坚守在这片土地。”丁杰说,父亲在一次交谈告诉他,作为民营企业家,必须要有责任和担当,要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尽最大的努力。也正是这番话,让丁杰陷入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中。
    “虽然父亲没有亲口对我说让我留在新疆,但我从他的眼神中能够感觉到,他很希望我能留下来。面对日渐老去的父亲,面对他期待的眼神,我非常矛盾,是留下来为家乡做贡献?还是继续开拓属于我自己的天地?思索再三,我还是决定回新疆。”丁杰向记者回忆说。
    决定回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丁杰对家乡那份真挚的热爱。他坚定地认为,民族团结和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新疆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他时常与员工交流说:“没有团结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所以我们必须以民族团结为基础发展我们的企业。”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新疆华联的员工大家庭里,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藏族、东乡族、满族、回族、汉族等8个民族,少数民族员工共占到40%。丁杰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采取倡议书、文化专栏、宣传牌、板报和企业报刊等形式宣传民族政策。进公司8年来,丁杰每年都会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演讲比赛和先进个人评选,已经表彰奖励了130余人。
    为确保民族团结工作扎实推进,全集团范围内还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活动以“一对一”为主要结对形式,在集团对口帮扶的乌什县奥特贝希乡巴什阿克玛、托斯玛两个村结对子的基础上,集团各单位、部室汉族员工家庭与少数民族员工家庭“一对一”结了对子、认了亲戚。
    “尊重少数民族员工的风俗习惯也是我们民族团结工作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丁杰告诉记者,集团每个子公司都建了员工清真食堂,解决了所有少数民族员工就餐难的困难。公司有些工作常年不能离人,遇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汉族员工们便主动承担少数民族员工的工作任务。遇有汉族传统节日,少数民族员工也主动承担汉族员工的工作任务。这么多年来,公司从未发生过一起有损民族团结的事情。
    “我出生在乌鲁木齐,亲眼见证了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好政策的指引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新疆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党和政府的培养教育下,我一步步成长起来。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热爱祖国,热爱新疆,对党忠诚,对党感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年轻一代企业家,主动发声,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丁杰满怀深情地说。
    心系员工心怀社会
    如今,作为华联集团的总经理,丁杰秉承“基层至上,员工第一”,提出了要坚持“把员工的需要视为第一需要,把员工的满意视为第一追求,把改善员工生活视为第一要务”。
    为了使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2008年到2016年5月,集团为各族员工先后调整了8次工资,达到了年年增资,且年均增资在15%以上,实现了员工收入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员工福利待遇,除重大节日发放过节费外,每年夏天都要组织全体员工及家属去南山风景区及集团农业科技示范园旅游。
    为了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早在2012年,丁杰就成立了“乐活俱乐部”,给集团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每年春节,集团都要组织文艺晚会,与员工共度佳节。
    对生病住院员工和家庭困难员工,集团都要派人到医院看望、慰问和捐款。2014年,结合集团成立20年大庆,针对部分员工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集团拿出100余万元给每个员工发放了福利,对集团物业公司各小区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孤寡老人、五保户、特困家庭等困难业主和集团困难员工进行救助、慰问,对10年以上员工进行了表彰奖励,并先后将乌鲁木齐康明园小区和天悦龙庭小区房产按照有关条件以优惠价分配,共计优惠1550多万元,使广大员工和业主共享了企业发展的成果。
    在心系员工的同时,丁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托产业优势,进行扶贫性农业开发投资,将昌吉周边30万亩的戈壁滩变成了良田。乌鲁木齐南北郊的农户在集团带动下建起了4万多亩的大棚,一大批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通过这些帮扶,有力支持了城市基础、重点项目、支柱产业、科教文卫、公共设施等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集团还先后向汶川、雅安等灾区、儿童福利院、贫困社区、光彩项目扶贫和地州维稳办等捐款捐物近3000万元。
    作为新疆新生代企业家商会的党支部书记,丁杰对记者说出了他自己对中国年轻一代企业家这一群体的理解:“我们中国的年轻一代企业家,有闯劲、有梦想、有思维、有担当。不少人是高学历或是‘海归’一族,具有比父辈更完善的知识结构、更广阔的宏观视野、更活跃的思维方式、更强烈的变革创新意识。大多数年轻一代企业家都深受父辈拼搏、奋斗、创造的价值观感召,并以父辈为榜样谋新求变,拥有超越财富追求的更高远的梦想,善于资本运作和精细化管理,是创新创业的‘急先锋’。”
    “我认为,我们年轻一代企业家要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坚定对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同时,还要自觉把企业自身发展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带动多数人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商业道德与遵守法律法规、履行道德义务结合起来,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在扶贫工作、希望工程、扩大再就业、社会安定、回报社会等社会公益事业上要有所奉献。”丁杰说,“只有这样,我们企业的发展才有根基。而身为企业家的我们,才有着不止是办企业、赚钱的人生价值。”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