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9-18
2017-09-18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北京东城民企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125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非公企业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张家明曾在全区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指出:"广大非公企业要主动适应首都发展的新形势和核心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立足核心区的职能定位来谋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努力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新路子"。
    围绕这一工作思路,北京东城区工商联广泛凝聚和发挥非公经济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和服务非公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大局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东城区的民营企业正通过不断创新、精心布局,积极探索出独特的发展新路径。
商鲲集团:融入发展战略大局
    商鲲集团作为一家大型教育集团,旗下拥有17个子公司、15个独立公司、8个直营驻外机构,两所中专学校、一所大专学校,在北京市内有15个校区,全国联合办学及加盟校达到2000余所,在校生达到10余万人。东城区商会副会长、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北京商鲲教育控股集团董事长潘和永告诉记者,为了响应国家战略,集团从教育产业出发积极培养相关人才,并向河北、天津等地区进行人口疏解和教育资源对接。
    此前,商鲲旗下15个校区都在北京市内,为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集团计划将12个校区、近20000名学生迁至河北、天津等地,既疏解了北京的人口压力,又让这些区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对接。此外,集团逐渐向与首都功能相匹配的科技、文化等领域发展,并把养老服务等北京市民必需产业作为新的业务方向。
    商鲲集团计划在2018年分别与河北、天津共90所中高职院校进行合作,今后还将加大力度把总部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往雄安新区转移,加大与河北、天津职业院校的战略合作对接力度。
    围绕着"一带一路"建设大局,商鲲集团创造性地规划人才输出和人才培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同进行服务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开展高铁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商鲲是中国最大的高铁职业教育机构,自有第一辆高铁时起,商鲲就开始了高铁人才的培养,"可以说,现在中国的高铁乘务员10个人里面有7个人是我们培养的。"潘和永表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商鲲集团已与三个国家进行意向性洽谈,前期计划培训3000名服务和技术人才,现已开始运作。而这种人才培养是双向的,既可以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到商鲲的学校学习培训,也可以根据需要到对方国家去办学校。
    "正因为有了良好的大环境,非公企业发展才会如此之快。我们把感恩奉献作为企业文化,非公企业的领导人一定要有担当精神。"潘和永表示。
东方嘉诚: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事实上,疏解非首都功能并不意味着不要发展,而是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东城区"胡同创意工场"模式就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既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利用,也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这种模式正是由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2012年打造的。
    在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甄军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带动周边及沿线地区文创产业资源集聚,优化地区发展格局。
    记者了解到,该企业以"空间+平台+资本+资源"的园区运营模式在北京和天津共运营25个产业园,总运营面积30万平方米。公司还与京津冀三地政府合作,成立运营跨区域的产业合作组织。2016年9月,京津冀文化产业园区(企业)联盟成立,嘉诚参与了前期的筹备工作,并作为联盟的秘书长单位,主要开展创意之旅、文创学院、宣传平台、大数据平台等工作。2017年,由嘉诚、联盟、国家文化产业创新试验区管委会三方共建的"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也即将投入运营。此外,企业还持续组织开展京津冀三地品牌交流活动。
    甄军表示,嘉诚将继续通过联盟和创新中心协调三地政府与市场资源,继续深入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品牌交流活动,使三地文创园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资源配置实现常态化协同发展效应。更重要的是,嘉诚园区模式进一步加强在京津冀地区的布局,"我们未来会充分发挥非公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搭建服务平台,为促进区域经济及企业发展、稳定就业、增加税收等发挥应有的作用。"
    华江:谋划布局产业新方向
    借政策之力,更好地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谋划和布局,有着十几年历史的国际性文化创意企业——北京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非常善于顺势而为。
    冬奥会把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连接在一起,也让华江与河北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全球最大的奥林匹克特许经营企业,华江在北京冬奥会项目中充分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理念,从产品设计到文化脉络梳理,力图在奥运产品的开发上更多地融合河北的文化和故事,而这也与河北省一些地方政府的想法不谋而合、有效呼应。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华江与国家精准脱贫示范地区——河北省阜平县牵手,希冀借助一些优惠政策,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与布局企业未来规划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北京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晖告诉记者,去年12月,华江已在河北省阜平县注册公司、落户当地,这家企业未来会承载华江战略发展的更多的职能和企业社会责任,比如渠道中心、创客基地等。
    可以设想,从北京输出的品牌、人才、资源、理念、文化以及运作模式无疑会令阜平这个贫困县收获来自文化产业领域的支撑。华江还计划把当地的一所职业学校作为基地,培养新一代的年轻人,帮助其从思想和观念上脱贫,从而带动当地未来长期的发展。
    而华江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结合,则是以国宴陶瓷为纽带。2014年,华江参与APEC会议最高端国宴餐具的开发。在对我国当前陶瓷产业的优势和短板有了深刻认识后,华江萌发了打造自己的陶瓷品牌的想法。利用奥运平台积累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创意能力和整合能力,华江最终取得了高端国宴陶瓷产品开发的成功。几年来,华江陆续为抗战胜利70周年、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顶级外事活动创意设计了全套的国宴餐具、国礼、会议用品。
    “‘一带一路’国宴陶瓷的开发让我们坚定了做国宴陶瓷品牌的想法,也看到了‘一带一路’战略带给文化企业的机遇。”吴晖表示。而此前发布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让华江看到了更多机遇。有了这样的政策,企业正好以此为契机,把陶瓷品牌做起来。“之前华江依托奥运走出国门,这次华江希望让自己的陶瓷品牌跟着‘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
    陶瓷曾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传播的最重要的商品之一,是在全世界都非常响亮的中国名片。但是,在现代陶瓷领域,世界顶尖前三十个品牌中已无中国品牌的身影。华江认为,中国陶瓷有技术、文化底蕴和产业资源,但缺少的是品牌和文化内涵,是高端产业链的整合,因此只能赚取产业链最低端的价值。华江正是凭借品牌、文化和创意的优势,才能够在中国国宴的舞台上胜出。
    未来,华江将把“紫金光华”这一品牌发扬光大,跟随“一带一路”战略站到世界的舞台上,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现代陶瓷。回到丝路的原点,点燃中国陶瓷复兴的这把火焰——这是华江的愿景,也是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企业新跨越的长远规划。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