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9-18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信息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创新性成果 |
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举办 |
作者:
【记者张文燕见习记者田未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16 |
|
|
|
|
|
|
422项军民融合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成果18日起集中亮相北京,其中来自民营企业的有293项。记者日前从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了解到,本次活动是当前国内武器装备军民融合领域最具权威性、综合性、示范性的一项国家级展览和论坛活动,将于18日-24日在北京举办,由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中国科学院、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牵头组织。 据介绍,整个活动以“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加快推进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为主题,聚焦信息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成果,重点展现信息技术领域由初步融合走向深度融合的阶段特征,展现信息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制度的创新演进,展现信息技术领域固有的军民融合特点以及推进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和创新点。 整个展览论坛活动由室内展示、网上展示和专题论坛三部分组成。室内展区设置综合厅和展望厅2个综合类展区,以及自主可控、时空基准、先进感知、系统控制、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信息服务、信息展现、人工智能8个主题展区。综合厅重点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思想,动态展示十八大以来信息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成果。8个主题展区共展出422项技术成果,其中来自民营企业293项、高等院校29项、科研院所28项、军工企业71项,围绕海洋、网络、太空等领域,集中展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技术与突破性成果。网上展厅依托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建设,此次共展出产品与技术成果936项。观众可在线观展,也可通过采购网“军采通”与参展厂商在线沟通交流。专题论坛针对军民融合发展重难点问题,组织政策辅导、机制创新和信息技术3场专题辅导和研讨交流,诠释信息技术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政策法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息互通、过程监管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共有来自中央、国家和军委机关,军兵种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军工和民营企业的1200余名代表和专家出席论坛。 据了解,近年来,军地有关部门针对当前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难点问题,积极创新制度机制、降低准入门槛、完善信息交互、培育竞争环境、强化监督管理,努力构建军工集团、军内科研单位、中科院、高等院校、民口及民营企业“五位一体”的装备科研力量体系,全面部署实施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链路畅通、协同创新、人才激励“五个工程”,协调推进国防知识产权、军用软件计价、装备采购信息发布、军民标准通用化等规范出台,装备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创新性成果,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初,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制定印发《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举措》,提出12条举措、45项任务,目前已完成或基本完成14项,取得阶段性成果22项,按计划推进9项。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自2015年1月4日开通以来,共对外发布需求信息7200余条、技术成果类信息3000余条,先后开设5个异地查询点,涉密注册用户企业达1.5万余家,完成采购总金额600余亿元,比计划经费节约20%,对于加强军方需求与市场对接融合,引导社会优质资源进入装备建设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