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9-11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石柱的精准扶贫经验为何值得学习推广 |
|
作者:
■本报记者白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90 |
|
|
|
|
|
|
重庆市工商联近日在重庆石柱县召开“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推进会,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随参会人员一起走访了多家民营企业,发现重庆市石柱县的精准扶贫行动呈现“思路好、工作实、争双赢”的特点。 石柱县的精准扶贫行动,县委书记蹇泽西亲自谋划,反复研究,提出具体扶贫攻坚思路,在班子形成共识,在全县形成合力并制定政策颁布实施。 记者走访了谭妹子土家香菜公司、五岗饲料有限公司、泽泰中药材联合社三家企业,发现他们有一大共通特点,就是参与精准扶贫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往往不只限于一种模式,而是精准施策,方法各异,效果同归。 比如石柱县制定了14种产业扶贫模式、“1+4”股权收益、基金收益、信贷收益、旅游收益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给参与企业和贫困农户予更多的选择,有利于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谭妹子土家香菜公司采取股权投资收益模式、五岗饲料有限公司采取信贷收益模式、泽泰中药材联合社(重庆九草堂药业有限公司)采取有利于贫困户增收和企业发展的“54321”中药材产业带动帮扶模式,其中重点采取县委、政府出台的14种帮扶方式中的“订单种植”、“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劳务用工”、“产量分红”和4种扶贫带动模式中的“股权收益”、“基金收益”、“信贷模式”,确保了贫困户从事有长期、稳定增产增收的中药材生产。 工作实是石柱精准扶贫的一大亮点。 石柱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工商联党组书记曾波,在发言交流时谈到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台帐数据库的情况,要求基层必须做到“六一六有”:按照一个领导班子、一副固定标语、一块帮扶牌子、一套帮扶展板、一个档案专柜、一户一袋档案资料,有贫困户基本情况、有帮扶协议、有帮扶规划、有收入记录、有付款凭证、有行动影像。记者所到现场看到,每一个企业全部做到了“六一六有”,随手翻看台帐档案袋,贫困户的情况均一目了然。 在谭妹子土家香菜公司,通过企业自身的电商平台,记者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对接贫困户,并且可以马上点击订购该贫困户的农副产品。 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向远春就此评价道:“石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在推进精准扶贫行动中,做了很多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工作,这也是值得大家认真学习的地方。” 任何事情合作双方如果建立的是“双赢”机制,必定会保持长效。市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彭光远说:“现在石柱的贫困户都成了‘香饽饽’,企业争着抢着要!” 记者半信半疑,为此询问五岗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贵,他向记者介绍了参与扶贫的情况,并说:“一方面是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好的政策,另一方面自己从小生长在农村,帮扶乡亲也是应尽的责任。” 据袁仁贵介绍,仅他利用石柱的信贷扶贫政策,与两个生猪养殖合作社对接,对口帮扶130名贫困户,根据每户5万元、免担保、免抵押、贷款期限三年的信贷扶贫政策,五岗饲料向农村商业银行贷款650万元,获得企业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这一政策规定对贫困户采取保底收益,每年每户收益不低于3400元,加上农户种养殖及其他收益,脱贫摘帽有了充分保障。袁仁贵说:“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所以我们争着抢贫困户,对口帮扶了贫困户,就能获得相关的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就更加顺利。” (图)“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实地走访谭妹子土香菜公司。陈伟/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