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9-11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民企投资进一步聚焦战略新兴产业 |
|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70 |
|
|
|
|
|
|
编者按 “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已于8月24日揭晓。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榜单不仅反映了过去一年来民营企业的一些新变化,也折射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从今日起,本报推出“‘2017民营企业500强’新观察”系列报道,以多元的视角解读“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新特点、新动向,希望能为广大民营企业提供新的思考与启示。 “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有398家民营企业500强投资各类战略新兴产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投资重点更为突出。 在产业蓬勃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也纷纷布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不少企业这几年都在加大投资。 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看来,未来所有企业基本的形态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这是一个大方向。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科技越来越融入各行各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大浪潮里,科技是所有产业界都必须去关注的。腾讯投资的几个基础性因素,第一个是AI,第二个是云计算,第三个是大数据。 腾讯之所以投资了特斯拉5%的股权,马化腾觉得特斯拉会有很多黑科技源源不断的诞生,它是未来方向的一个代表。 未来很多传统行业都与互联网结合,与数字化结合,甚至在工业界、制造业界都在谈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数据显示,500强企业投资战略新兴产业与原产业结合较为紧密。 像人工智能运用到金融等领域,以及日常生活和商业中的方方面面,很多企业已经将人工智能与自己的产业结合。 京东就提出了AI+零售的方式,将利用京东海量大数据分析、筛选,打造智慧新零售。在物流方面,尝试了无人机、机器人等方式。京东金融实现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深度学习、图像识别、云计算和区块链等领先技术的创新,并应用到了风险模型、量化运营、用户洞察、企业征信、智能投顾等各个与金融相关的领域中去。 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报告中还提到了房屋建筑业、房地产业、钢铁业多投资于节能性环保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多投资于新材料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多投资于新能源产业。 2016年,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出现了积极变化,《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各省市围绕《中国制造2025》发布了多项产业促进政策,一大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得到快速涌现。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内经济助推力也在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3.1%,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3.9%和6.2%。特别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1.0%,利润同比增长81.9%。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城轨、新能源汽车、光电子器件等新兴工业均保持高增长。 在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费志荣看来,未来五到十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民营企业在投资战略新兴产业中已经渐渐成为“主角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