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9-08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叫停代币融资兴利除害是关键 |
|
作者:
■李富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60 |
|
|
|
|
|
|
编者按: 今年以来,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资产价格出现大幅飙升,其中,比特币今年最大涨幅超过300%。在数字资产市场中,除了炒作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价格外,另外一种新型投资模式ICO开始在市场中热炒,尤以创业圈和数字资产圈为甚。然而,毫无规矩地野蛮生长,实则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并形成了较大风险隐患。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或“虚拟货币”发行融资活动,为这次“代币发行融资”的野蛮生长画下了休止符。 平心而论,“代币发行融资”(即ICO)是种融资技术,本身不具备“毒性”。针对目前在国内由它而生的恶果,不能因噎废食。毕竟,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金融领域在内的各类创新探索也是必要的举措。包括ICO在内,为何我国金融市场之所以乱象频出、按下葫芦浮起瓢?我们认为除了金融监管体制尚待完善之外,国内居民的投资渠道过于狭窄,亦是原因之一。针对这个话题,本版特推出评论两篇,分别对ICO的理性定性和监管逻辑作出解读。 9月4日下午,央行、银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叫停“代币发行融资”活动,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立即停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政府的这项急刹车政策,令那些沉醉这项游戏中疯狂吸金的玩家们懊恼不已,有人钱赚到手了,有人眼看到嘴的肉溜走了,有人血本无归,但这都动摇不了政府坚决叫停的决心。因为这个市场太乱了,局外人不经意之间,30天就圈钱数十亿,数量之大、牵涉人员之多,已经做成大势,但是野蛮生长、坑蒙拐骗无法无天,再不停的话,将招来巨大的金融风险。 什么叫“代币发行融资”?国家七部门并没有下定义,而是基于眼前的乱象,对国内的“代币发行融资”现状给了定性: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请注意,笔者说七部委是在为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定性,而不是给“代币发行融资”(国际上简称ICO)这个概念下定义。这是有区别的。 先说定性。该市场已经演变成乱局,包括新京报在内的媒体,已经做了广泛深入的报道。市场内部充斥着光怪陆离,比如,一些发行人借助一些时髦概念胡吹乱侃,“说明书”越说越不明,甚至干脆说明书都没有,因为原本就是想找个名头骗人;而一些投资人尽管自己也看不明白,却装傻充愣一掷千金,为的是击鼓传花,将项目转到下家,自己赚取增值差价,等等。 根据中国财新网的报道,央行相关人士在研究了大量的ICO白皮书后得出的结论是:“90%的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ICO,其实连1%都不到”……但即便如此,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并不是所有的ICO项目都是骗局,也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是骗子。只是人性的贪婪和诡诈,最终将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好技术,异化成了圈钱的骗局。 先说什么叫代币发行融资吧。根据笔者的了解,中国官方所说的“代币发行融资”,在国外叫做Initial Coin Offering,即上文提到的ICO,意谓通过首次代币发行进行区块链项目融资的活动,早期投资者通过向项目发起人支付比特币或以太币等主流虚拟货币,以获得项目发起方基于区块链技术初始产生的加密数字代币,并期待代币将来在交易机构交易后,价格升值带来巨大潜在收益。 可以说,这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结果。通过加密技术、共识机制、分布式记账等技术,实现了不经过央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可进行货币发行和交易,即“去中心化”。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匿名、交易记录透明且难以篡改等特点,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个人隐私,提高了交易的可信度,实现了交易双方在无信任基础的环境中完成交易的目的。 于是,从2009年诞生开始,“比特币”很快赢得了全球很多网民的青睐,一跃成为了互联网世界有着“虚拟黄金”之称的重要币种。如今,其与现实世界中法定货币的兑换比例更是高达1比特币兑换4235美元…… 如此说来,“代币发行融资”这种融资技术,本身并不是“有毒”物质,并不必然导致坑蒙拐骗。而目前在国内由它而生的恶果,是奸人借机生奸,好比菜刀是用来切菜做饭的,但有人拿菜刀杀了人,罪在人而不在刀。这就是笔者说官方的定性不是定义的缘由。 既然如此,为什么到了我国就变了样,“播下龙种,收获跳蚤”,最终演变为99%都是骗局的恶果呢? 业内人士认为是监管跟不上的结果。历史上每一次金融市场出现新的风口,在暴利的驱逐下,早期都会涌现出借势进行传销、非法集资活动的现象,这些活动往往蔓延速度迅猛,令监管者猝不及防。 所以,监管部门紧急按下刹车键。不过,官方定性中全面否定,其实是矫枉过正,是治重病用猛药而已,并非真的意味着代币发行融资真就是凶煞恶神,永世不得翻身。一道“休兵令”,并不等于战事就此终结。 刚才说了,代币发行融资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毕竟其具有传统金融所没有的优势,所以对待它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兴利除弊、纠偏改正。毕竟,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各类创新探索。有关部门叫停,并不意味着今后永远封杀这种金融科技手段本身。关键是停下来以后,监管部门要好好研究研究,最终要设计好一套兴利除弊的制度,以巧妙的制度龙套驯服这匹烈马。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