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9-08
2017-09-08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消费升级“催促”实体零售业创新转型

搭建开放平台 加速科技融合 打破线上线下边界

作者: ■本报记者曹婧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61

    经济转型让新一轮消费升级释放出全新商机。近日,以“搭建新平台,服务新商业”为主题的2017上海国际商业年会上,众多企业家和学者共同探讨了中国消费的转型升级之路,并提出中国零售业态可以融合科技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韧性。目前中国消费占收入比重太低。”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樊纲就在会上表示,此前不少中国企业“走出去”跨境投资背后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国内较高的储蓄率较低的消费水平导致。拉动消费增长动力和拓展国内市场空间,便能改变国内市场投资机会相对较少的状况。
    在樊纲看来,我国中低收入阶层占比巨大,背后的传统性、基础性、物质性消费市场不能忽视。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能拉升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另外,如何满足新兴中产阶级需要的更高端的商业服务和商品供给,也是当前中国消费转型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共振机遇。
    而对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也将在消费升级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会专家也给出了各自的看法。
    IBMWatson和云平台业务全球高级副总裁David Kenny认为,伴随着中国电子零售的深度发展,数据和商业发展紧密相关。IBM的Watson认知计算平台将在消费人群精准营销、降低运营成本及改善供应链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耐克集团总裁Elliott Hill也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他指出体育产业成为中国消费经济升级的拉动力量。
    作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成功案例,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则从新零售角度思考消费升级。他认为,消费升级的核心在于产品品质的升级。雷军分析,用户体验、效率是关键。前者依靠产品技术的创新,而后者则依靠商业模式的创新。在谈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时,雷军指出设计的不足是中国产品的短板,打造高颜值、高性价比、高品质的产品将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力的目标。
    这也证明了传统实体商业与互联网科技,线上与线下的边界将逐渐模糊。2017年上海国际商业年会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一商业变革关键点,特别引入67家科技企业参会设展。这些公司带来了从基础的智能硬件管理的物联网技术,到经营购物中心的ERP系统、POS系统、CRM营销服务等提升效率的数字技术,再到智慧停车、智慧餐饮等解决方案。
    当然,科技服务实体商业除了带来运营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在于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极致的体验。会上,“扫货星球”则能为实体终端提供“无人便利店”的消费服务。“脸脸”则能够为实体场景消费者带来娱乐化、游戏化的营销活动体验。
    有专家表示,这些科技化解决方案,将能够极大地提升实体商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体验,使整个中国实体商业的运营水平大幅提升。在实体商业科技化数字化融合的浪潮中,谁抢占了科技至高点,谁就将能够在消费转型升级中获得红利。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