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9-08
2017-09-08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以技术模式“双创新”践行中国梦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776
    "我们民营企业一定会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在党和国家战略方针的指引下,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切实肩负起创新责任,以创新作为践行中国梦最有力的武器。"王玉锁表示,新奥一定不断努力打造"中国标准",输出"中国模式",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地,为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世界之巅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全面深入,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倍感骄傲和自豪。"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为我们民营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十月即将召开的十九大,将开启民族振兴的新征程。"王玉锁认为,民营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把企业自身发展融入到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以产业变革升级助力国家经济转型腾飞。
    的确,新奥28年的发展经历亦证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重中之重就是紧握创新这一变革升级的"金钥匙"。
创新商业模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从卖液化气罐起步,到成为总资产、总营收"双千亿"的大型集团企业,新奥在28年的发展历程中,用两次"自我革命"印证了企业发展的规律:只有坚持创新变革,适时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4年,新奥已经成功气化了80多个大中城市,燃气业务发展如日中天。然而,繁荣背后的隐忧也困扰着他们:新奥自己没有气源,容易受上游资源的制约,必须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而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主要能源。但传统的生产利用方式污染大、效率低,若能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将会占领能源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经过反复激烈地争论,我们在年销售额只有25亿元的情况下,下决心投资21亿元进军煤制气等煤基清洁能源领域,向多品类能源生产与分销转型。"王玉锁告诉记者,此后,他们进一步向产业链中、上游探索,建设国内第一座民营大型LNG接收站,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非管道燃气配送网络,并布局了海外上游资源,逐步形成了以城市燃气为龙头、贯通天然气产业链的能源事业布局,完成了由"点"向"链"的进化。
    随着对能源行业了解的逐步深入,王玉锁认识到,由于长期以来气、电、冷、热等多种能源各自为政,导致竖井低效、资源浪费、污染严重,这种传统能源体系已经难以为继。为此,他提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设想,将"打通能源竖井、提高系统能效"作为攻坚方向,历经十年自主研发,在全球首创了泛能网技术,让多种能源互联互通、高效融合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当前,新奥正搭建广泛连接能源行业伙伴的泛能网平台,从"天然气产业链"向"能源生态圈"延伸。通过生态圈融合产生的"化学反应",能源整体利用效率可以从当前的40%左右提高到80%以上,能源设施整体利用率可以提高50%以上,为现代能源体系的构建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在立足城市能源服务的同时,新奥也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为人们提供"超越能源"的更多服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城市地产起步,他们经过多年探索,逐步打造了以旅游为龙头,涵盖置业、文化、健康等产业的品质生活产品链。
    从2014年开始,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立足7000万城市燃气用户基础,新奥着手搭建以智慧家庭为基础的e城e家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庭服务生态圈建设。基于开放平台的智慧引流和智慧赋能,吸引众多的生态圈伙伴加入进来,共同为城市居民提供涵盖休闲、健康、娱乐等方方面面的服务,人们的各种需求可以在平台上得到"一站式"满足,需求和供给及时、精准匹配,并通过需求的牵引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供给侧的升级,打造绿色、高效、便捷的生活生态圈。
    这样一来,围绕泛能网、e城e家两大平台形成的能源生态圈和生活生态圈,将彻底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生产模式,实现城市治理向"智慧城市"的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在建立平台生态圈的过程中,新奥将创建中国引领的标准规范和管理模式,为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聚焦技术创新早日实现科技强国梦
    如果说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找到了方向,那技术创新就是支撑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28年来,新奥拿出可支配利润的很大一部分用在技术研发上,自主研发了多项世界领先的新技术,打造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技术创新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企业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可借鉴的创新管理体系、没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技术创新之路走的很难。
    “后来,我们认识到创新关键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的问题,逐步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据王玉锁介绍,他们确立了“立足主业做研发,让科研也接受市场检验”的创新指导思路,成立了专业研究院,建立了贯通研究、试验、生产全流程的创新孵化体系。“宏大事业感召人、优厚待遇吸引人、优秀文化凝聚人、创造条件成就人”,吸引最优秀的专家人才加盟新奥、扎根新奥。
    随着全方位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的形成,新奥走上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经过多年积累,新奥逐步形成了三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以泛能网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包括煤催化气化、超临界环保、燃料电池、石墨烯、泛能机、泛能云等核心技术,这些技术有力的支撑了泛能网平台的构建,也为国家能源技术创新升级提供了支持;二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创新,以行业人工智能为切入点,基于对能源等行业长期积累的数据和经验,打造能够为行业生态圈伙伴赋能的“智慧大脑”,输出行业大数据,提供决策建议和智慧生产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以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为理念的生活方式创新,探索了以量子医学解释气血经络的中西医融合理论,创建了独特的三疗、七修健康养生理论和产品体系,为人们打造和引领一种健康生活新方式。
    “技术创新也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人才和智力资源。”王玉锁告诉记者,近年来,新奥建立起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0余人、博士超过100人在内的核心技术团队,建成了煤基低碳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泛能网实验室,申请各项专利3400余项,已授权专利1500余项。
    “新时代、新机遇,期待中国经济新的腾飞。我们民营企业一定会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在党和国家战略方针的指引下,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切实肩负起创新责任,以创新作为践行中国梦最有力的武器。”王玉锁信心满满地表示,新奥一定不断努力打造“中国标准”,输出“中国模式”,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地,为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世界之巅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