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9-06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梁明:我不忌讳叫我“破烂王” |
|
作者:
■本报记者章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581 |
|
|
|
|
|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绿动循环总经理梁明说:“我坚信这是很好的一项事业,也不忌讳叫我‘垃圾王’,它的确解决了就业和城市的美化问题。” 见惯了创业者们滔滔不绝的演讲,华丽辞藻的创业宣言以及冲天的豪情壮志,看着坐在我对面的湖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湖南绿动循环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明,却怎么也难将他与自己执着不懈的“收破烂”事业联系在一起。他语速极快,说话间总离不开回收、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等专业词汇。 梁明,自称“回收侠”,板寸头,戴着丝框眼镜,皮肤偏黑,笑容内敛朴实。 在绿动循环宣传页上有着这样的介绍,公司开启互联网+收废品服务,垃圾分类回收箱已经遍布星沙30多个小区,居民利用瓶子、报纸、塑料袋,可以积分兑换毛巾、洗发水、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居民们不需要下楼,只要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就可以有专人上门回收废弃物,成为微信会员还能在星沙电影院买票打五折。 生而为“回收”而来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为何与垃圾回收结缘并“生财”创业? 2006年12月,梁明还在上本科,他偶然间在中国废纸网得知,被很多垃圾回收者“抛弃”的牛奶等饮品包装盒(国外称“利乐包”),市场价值其实很好,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白。利乐包里外三层都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因为数量与价格等原因,很多废品回收站拒收,导致一些造纸厂“求购”无门。 “这就是商机啊!”梁明萌生回收利乐包的创业念头,他联系上浙江一家造纸厂,确定了收货商关系。最开始,他自己每天到处捡利乐包,但“收量”甚微。考虑到个人力量有限,他开始联系一些废品收购站,以诱人的价格回收利乐包。 “这算是人生第一笔生意,其实身上才400多块钱。”但就是这400元,梁明的第一笔生意很成功,他赚了近2000元,这让他与垃圾回收结下不解之缘。 2007年6月,梁明和浙江富伦造纸厂签订协议,成为该厂湖南利乐包总代理。2008年,他开启第一家门店,回收的项目从利乐包扩展到一切能利用的生活垃圾。“垃圾回收行业门槛低,一间房子一杆秤就可以开张。我们如果也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创业的意义,要做就要与众不同。”梁明制定出一套独特的“会员制经营模式”,每卖1块钱废品积1分,积分换取洗衣粉、毛巾等生活用品。 因为这个创意,梁明赢得长沙市创业大本营比赛的冠军,获得了不菲的奖金,而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开始认可这种模式。2009年,梁明废品回收的第二家门店开张,启动了连锁经营方式。 随着对垃圾回收行业的日渐了解,一个疑问也在梁明脑中形成:为什么长沙倡议垃圾分类回收多年,却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进行了大量的居民意见调查,了解台湾以及国外一些先进做法后,梁明又发现了新的商机。2013年9月,他注册了公司,开启垃圾回收的新模式。 打造一个中国的“再生银行”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目前绿动循环回收范围已覆盖长沙30个小区,服务近15000户居民。 但梁明从未停止过将模式优化与升级的脚步。2015年7月,梁明再次推出“回收侠”预约回收垃圾模式,利用微信平台实现全城覆盖回收。居民在家里分好类后,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即可预约回收。回收人员按照市场价格回收,既可换成积分,也可以网络支付,提高了回收效率。 “积分分两类,粗分的积分略低,例如1千克垃圾获10个积分;而细分时1千克报纸获12个积分,1千克塑料瓶获30个积分。”梁明表示,积分的差异,是为了促成居民养成对垃圾细分类,目前效果也不错。 为了让积分“升值”,梁明不断增加“合作”的商家,吸引更多居民的加入。“电影院、超市、咖啡吧、洗衣店,我都会纳入进来,让居民们有更多选择,也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垃圾分类。” 2015年7月,绿动循环作为湘潭市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签约主体单位,开始在岳塘区、雨湖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2016年9月,上市公司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公告称,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与非关联自然人梁明先生共同对外投资设立福州桑德绿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议案》。这标志了梁明牵头创办的绿动循环正式获得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注资,成为湖南省第一家获得上市公司投资的互联网回收企业。 坚信这是很好的一项事业 “宏图”的背后,其经历的酸楚只有自己才知道。 创业初期时人手有限,梁明上门分拣垃圾,宣传环保理念,附近的拾荒者认为他抢了自己的地盘和饭碗,还威胁要把他撵出去。尴尬的境遇没有让梁明退缩,只是资金的困顿让他烦恼。“刚创业时,工资都发不出。”实在是周转不来,梁明还忍痛把爱车转卖套现,全部投入公司,才艰难地度过周转期。 “创业是条不归路。”梁明有点羞涩地说出这句话。目前,梁明的创业之路因“开启互联网+收废品服务”而显得更为明朗。 “我认为,收破烂也要收出高度,一定要维持两个初衷:一,不烧钱;二,回归商业本质,不依赖资本。”带着对创业不灭的热情和废品回收市场巨大的潜力,梁明继续上路。亲自做了充分调研后,痛点被挖掘:消费升级时代,人们环保意识也逐渐上升,他们愿意将自家废品进行回收。 梁明坦然表示,“一个垃圾箱就要3000元,开发一套软件就是30万元,前期投入太大。”目前,长沙县政府已给予他补贴,业务也越来越好,预计今年能实现盈利。现在,梁明的公司已经和长沙市星沙的一些电影院、干洗店、家政公司合作形成商家联盟,只要你是“绿动循环”会员,就能享受商家联盟里各商家打折活动,甚至可以五折看电影。 “我坚信这是很好的一项事业,也不忌讳叫我‘垃圾王’,它的确解决了就业和城市的美化问题。”梁明曾经计算过,注册的会员每个月大约投递一次至两次垃圾,占家庭垃圾的20%。“这个数据,显示出我们生活垃圾的回收率很低。”梁明称,美国的“再生银行”回收率达到80%,自己仍需要努力。 目前,梁明已在全国各地考察,他的终极目标并不是长沙市,而是放眼全国,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再生银行”。 梁明也透露了他们下一步的重大动作:共享单车的回收和维修。据其透露,这将是绿动的一个新起点。 梁明信心满满走在传递环保、推进互联网+的大路上,他坚信这是一条让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共赢的成功之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