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9-06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时报点评 |
|
|
|
|
|
|
1.习近平主席的四点建议,顺应了金砖合作机制进入新阶段的趋势,其因势利导的作用,正是中国不断为世界贡献智慧和方案的体现。 2.目前的共享经济之所以出现“共享不共赢”的尴尬,是因为只考虑了某一类产品的共享,而忽略了该产品的成本却要让用户之外的无关人员承担,从而引起抵触。 3.学生的消费能力与家庭经济状况因果关系紧密,但也不能将两者划等号,穷家的孩子也可能花尽家里的积蓄供个人挥霍,富家子弟也有节俭者。 4.课外培训市场出现的乱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监管、没有行业协会、更没有双方的中介或者中立的裁判机构。这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漏洞。 5.每一个公民都可以成为弘扬塞罕坝精神的主体,比如尽量少制造垃圾、少排放污染油烟、不随地吐痰丢垃圾等。 6.餐饮行业是最能体现“酒香不怕巷子深”原则的行业,消费者的味蕾鉴别能力很快会穿透“排队托”“刷单炒信”等制造的假象。 7.用户与网络的账户关系应该依据法律来规范,但与物理化的网络全覆盖相反,现在的网络社会还存在许多法治真空,急需填补短板。 8.应该依据污染覆盖面积大小来决定量化问责对应的官员层级,且上不封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