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9-04
2017-09-04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手机降费时代需以竞争开启

作者: ■南都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87

    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终于成为历史。8月30日,三大运营商同时宣布,从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并且用户无需申请,自动生效——这比三大运营商原计划的10月1日提前了一个月完成。
    此前,手机国内(不含港澳台)语音计费分为本地、长途、漫游主叫和漫游被叫四种,即本地打本地电话、本地打外地电话、人在外地以本地号码给人打电话、人在外地以本地号码接电话,是四种不同的计费方式。而从今天起,手机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都取消了,被叫是不用收费的,那么,就只剩下一种计费,就是主叫语音计费。
    电信资费贵是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长途和漫游费被诟病已久,如今终于取消,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虽然有估算指三大运营商提前一个月取消长途漫游费实际让利十几亿元,但真正受惠的人群不会很广,实际优惠额度也不算高。毕竟,大多数中高额度套餐本来就包含了国内免费通话时间,或者长途、市内、漫游同价,这一部分人等同于没有改变,主要受惠人群是套餐只包含市内免费通话的,但这群人本身对于长途和漫游业务的需求就很小,所以,实际让利额度也不会高。
    当然,虽然实际优惠的覆盖度和影响力有限,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仍然是值得肯定的顺应潮流之举。在Wi-Fi视频通话越来越盛行、社交媒体如skype、微信语音通话大幅度取代手机语音通话的情况下,GSM语音业务已经是日薄西山,属于电信运营商里不太赚钱的一块业务了。简化计费,一来可以降低内部行政成本,二来也顺应了降费吁求。
    即便如此,长途漫游费的取消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过去,即使这一切来得迟了一点。
    现在,电信资费的主战场已经变成了流量业务,吐槽也集中在这一块。三大运营商的套餐中,配套流量一直偏低,而且收费很高,随着直播需求攀升流量告急,客户只好不断购买附加流量。不仅一直呼喊的不限量流量套餐得不到推行,连当月流量不清零都是在社交媒体崛起完全取代短信、视频时代来临的时候才实现的,且多执行得不是很顺畅。在不限量流量套餐这个问题上,技术并不存在问题,只是三大运营商因为利益牵绊都没有动力去推。可以说,三大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在低水平徘徊,只是重点从语音业务转战到流量业务,高额收费和低质服务的特点一直没有改变。
    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三大运营商后主持座谈会时提出,取消长途漫游费后,还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速降费。这当然是民心所向。可问题就在于,凭借垄断,三大运营商没有动力去挖掘提速降费的潜力。曾经,对于电信资费有一个经典对比,在消费水平远高于内地的香港,同属一个公司的中国移动香港,类似的套餐就比中国移动在内地的套餐优惠很多,这就说明三大运营商不是没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低的资费,只是没有动力,也没有必要。去年4月,广电获得了第四张电信运营牌照,但这并不代表着市场竞争的增加,更可能的是从三巨头变成了四巨头。如果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垄断局面不改变,下一次的降费力度多半仍然不会太大。
    长途漫游费取消就像跨行转账手续费取消一样,是在业务逐渐被新科技和新产品取代的时候,一个迟来的顺应趋势的举动。它依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降费时代的来临。电信行业降低费用和提高服务质量,都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打破垄断、加强市场竞争。没有增加一个电信运营商改变不了的格局,如果不行,就两个,再不行,就一打。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