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9-04
2017-09-04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证监会核发8家企业IPO 上半年撤回13家申请

披露并购重组“高送转”“股权结构变化”是内幕交易高发的三大领域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54
    【本报北京讯】证监会日前发布公告,按照法定程序核准了8家企业的首发申请,筹资总额不超过37亿元。
    8家企业中,有4家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包括上海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家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为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拟在创业板上市,为宁波创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世纪天鸿文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监会信息显示,本次宁波创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直接定价发行。8家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沪深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证监会还公布了上半年IPO现场检查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现场检查持续向市场传导监管压力,其间有13家企业提交IPO撤回申请。
    证监会信息显示,此次现场检查共涉及35家企业。检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未严格执行会计政策、部分业务会计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招股说明书部分信息披露口径前后不一致、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现金使用不规范、会计凭证编制不规范等问题。
    同时,证监会披露了2017年专项执法打击内幕交易的情况,调查显示并购重组、“高送转”“股权结构变化”是内幕交易发生的三大高风险领域和环节。
    高莉介绍了这三大领域发生内幕交易的具体情况:
    一是并购重组领域。有的并购重组双方的法定内幕信息知情人,分别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严重妨碍并购重组市场秩序;有的市场中间人一边向上市公司推荐重组项目,一边暗中利用他人账户实施内幕交易,严重损害市场诚信基础;有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获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内幕信息后,直接使用实名账户交易相关股票。
    二是“高送转”环节。有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用“高送转”信息实施内幕交易;有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用“高送转”及其他多项内幕信息实施内幕交易;有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在知悉其他上市公司“高送转”内幕信息后,指使下属公司员工实施内幕交易。
    三是“股权结构变化”环节。有的单位在“举牌”上市公司过程中,相关人员及其近亲属利用“举牌”信息内幕交易;有的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在收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过程中,向其客户泄露收购信息。
    此外,内幕交易还呈现出违法交易金额巨大,涉案人员人数众多,重复、屡次违法违规多有发生,亲友之间传递内幕信息比较普遍等特点。
    (刘慧王都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