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8-22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安顺掀“千企帮千村”新高潮 |
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实践全面展开 |
作者:
■本报记者管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63 |
|
|
|
|
|
|
这个村可以推广蔬菜种植,这个村有种植茶叶、中药材的条件,这个村可以发展食用菌种植、绿色家禽养殖业……近日,一场关于深度贫困县产业扶贫项目的可行性调研行动在安顺市各县区陆续展开,就此掀起了安顺市“千企帮千村”走进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乡、深度贫困村帮扶活动的新高潮。 此次行动源于8月7日贵州发生的两件扶贫大事,一是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毕节调研精准扶贫时指出,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实现脱贫攻坚行稳致远;二是当日结束的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就推进全省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8月10日,安顺市工商联迅速作出反应,召开第八次班子会议,明确将积极研究部署安顺市工商联(总商会)民营企业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工作。次日下午,在镇宁县召开现场工作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深度贫困乡(村)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落实“千企帮千村”助推深度贫困乡(村)脱贫攻坚工作。安顺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兴伟集团董事长王伟,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郭江林以及其他班子成员和20余名企业家代表全程参与活动。 王伟要求,作为工商联的领导干部和会员企业家,一要强化学深学透精神。结合工商联实际,对照责任表、任务清单抓好当前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二要强化提高认识。要切实做到脱贫攻坚“大比武”中的比责任担当、比路径方法、比干部作风、比精神状态、比群众获得感,集中精力、集中兵力、集中火力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三要强化转变作风。工商联班子成员特别是班子成员中的企业家要以崇实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从领导着手,亲力亲为、率先垂范,深入到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了解贫困情况,对贫困方面的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并落实好配套措施。四要强化跟踪保障措施。主动与各涉及民营企业发展的职能部门联系,让民营企业在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能享受的政策保障得以兑现,让民营企业能安心、放心地为谋思路,创发展。五要强化落实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号召全市民营企业到深度贫困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推进产业扶贫。 据了解,在“千企帮千村”行动计划中,安顺市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挥在社会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因地制宜、创新途径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在产业扶贫方面,兴伟集团投资3.77亿元打造了“秀水五股”扶贫模式,以旅游产业为主,以农业产业为辅,老百姓自愿以土地入股,入股土地收归集体所有,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运用公司化运营管理模式,带领全体村民共同劳动,共同创业,按照“秀水五股”进行分配。 在商贸扶贫方面,安顺市黔中商贸物流商会集百户商家商品优势通过“黔中速购”提供的商城平台与贫困村结对子定向帮扶,建立稳定的乡村农特生鲜产品直销或者代销,帮助贫困户从输血转为造血,现已成功结对帮扶3个村。 在就业扶贫方面,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域内52家民营企业签订脱贫责任书,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1710个。 在捐赠扶贫方面,安顺市福建商会向开发区捐赠300万元,市重庆、四川、供销、湖南等直属商会协会相继在扶贫日和各种节日活动中捐款48万元。 在教育扶贫方面,兴伟公司、市湖南商会、广东商会、福建商会等相继资助贫困学生600余人共计12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去年6月,安顺市参与“千企帮千村”行动各商协会共15个,参与企业55家,结对帮扶55个村,民营企业家到村任荣誉村主任55人,异地新增招工安置1500人,已投入资金近4个亿。其中,修路140千米,铺设饮水管310千米,建沟渠240千米,架设电路150千米,建村级活动场所28个,体育场34个,寨门35个,办养殖场60个,建蔬菜基地30个,精品水果大棚190个,到村兴办企业25个。“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不仅能够助力群众增收致富,还可以借此实现更大的发展。”王伟如是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