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8-17
2017-08-17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民企500强新动向:军民融合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06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国家已倡导多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军民融合道路上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的佼佼者,涌现出一批军民融合领军企业和优势产业。对此,全国工商联军民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给了这样的注解:“民营企业有报国热情,凭借多年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培养的机制优势、创新优势和效率优势,有能力也有实力在军民融合深度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段话,彰显出民营企业在军民融合大潮中的自信。实际上,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在军民融合道路上进行了许多大胆实践并取得突破。
    2017年6月19日,银河资本与民营军品企业全国理事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共同发起设立一只规模10亿元的民企参军引导基金。5月16日,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总规模1500亿元的中央企业国创投资引导基金成立,主要投向包括航天、核能、信息、船舶等军民融合企业。2016年9月5日,在国资委指导下,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在北京创立。该基金由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各军工集团及中央企业的投资平台和大型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基金首期规模302亿元,项目储备预计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
    如果说民企和央企设立的多只基金将为军民融合提供可靠金融保证,那么PPP模式的引进则意味着军民融合将获得更多创新的融资渠道。近日,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拟采取PPP等多种模式,参与融合区基础设施配套和高校项目建设;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总投资8.7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孟春指出,PPP模式正成为社会资本切入国防军工领域的下一个风口,与其他投融资方式相比,PPP模式有着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激励各类参与主体,促进军民双方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
    令人振奋的是,政策逐步“松绑”,从“允许”“鼓励”再到“推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的门槛持续“降低”,同时呼唤给予民间资本充分信任。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日前推出《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举措》,明确12条举措和45项任务,持续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其中包括扩大民参军范围,实现“两证合一”,设立联合基金等,核心指向进一步降低军工准入门槛。
    顶层设计方面,“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指导意见”和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有望发布,从而加快培育若干民参军骨干企业。实际上,在高铁、航空航天装备、北斗导航、新材料等领域,都有民营企业的强大支撑,其中更不乏民营企业500强的身影。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治平介绍,绵阳科技城将建成全国唯一的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全国首家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平台将培育更多民营企业成为军民融合的优秀企业。
    置身时代的风口,在军民融合这个国家战略下,社会资本将演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蹚出一条“新路子”。正如全国工商联军民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所阐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无论是民参军,还是军转民,民营企业都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在它们积极参与军民融合过程中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新现象、新状况呢?这些都将在8月24日“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时揭晓,让我们拭目以待。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