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8-14
2017-08-14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环保督察必须动真碰硬

作者: ■刘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27

    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成绩单出炉,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也拉开了序幕。一系列工作开展,充分证实了环保检查不再是“一阵风”,而是将以硬碰硬,常态问责。同时,有“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撑腰,环保约谈的警示作用也将更加具有威力。然而,无论是督查还是约谈,若每一位消费环境的当事人都能将“保护环境”作为首要责任,那才是真正的百姓之福。
    日前,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拉开序幕,8个督察组将陆续实施督察进驻,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开展督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尤其是新环保法生效以来,我国的环保执法取得了重大进展,执法力度、处罚力度大大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大大提升,严重的环境违法情形逐渐减少,环境质量也在日益改善。但实践中依然有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需要中央环保督察来啃硬骨头。
    “原来治污就像打一巴掌,这次感觉刀真的架在了脖子上。”来自被督察企业负责人的感言,真实地反映着中央环保督察动真碰硬的力度。“为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多见”“存在生态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的问题”……纵览前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的反馈意见,措辞越来越严厉,点名越来越具体,这些变化折射出中央环保督察绝不是走过场,而是真刀真枪、力求实效。立案侦查超过千件,立案处罚超过万家,约谈、问责均超过万人,这些实打实的行动让长期偏软的环保法律法规长出了“钢牙利齿”,让环境保护从“不通电的高压线”变成不可逾越的红线。可以预期,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也将掀起环保冲击波,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
    更应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中央环保督察正在形成能够施之长远的制度经验和鲜明特点。比如说,创新环保督察工作方式,既注重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善于与群众良性互动。“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中央环保督察以环保党政同责落实情况为督察重点,既查污染企业,更督党委和政府,就是为了让各级党委和政府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同时,从开通举报电话,到一线实地暗访,中央环保督察也注重与当地群众密切互动。“奔走呼号了10多年的苦难事,向督察组报告不到3天就解决了,大快人心!”群众的呼声,说明上下联动就能形成强大合力。中央环保督察也许有时间限制,但更好树立起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激发起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就能涵养出促进绿色发展久久为功的力量。
    再比如说,树立问题导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公布反馈情况,就明确提出“大气污染突出”“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直面问题的勇气、求真务实的态度,让不少媒体感慨“污染‘脓包’被逐个刺破”,树立起中央环保督察的公信力。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拉开序幕,也明确要求,既盯住中央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又检查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的区域流域及整治情况;既督办人民群众反映的身边环境问题的立行立改情况,又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乱作为情况。这正是要把问题导向贯彻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决心来推动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