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8-14
2017-08-14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环保问责党政同督不再是儿戏

作者: ■沈栖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71

    日前,新华社亮出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成绩单:覆盖23个省份,7省(市)党政部门有4677人被问责,初步罚款约8.8亿元人民币,立案侦查1183件。此次环保督察的力度前所未有,无怪乎,“厉害了,我的环保”一时成为了网络流行语。
    就以环保督察中问责为例,第一批环保督察时,8省(市)党政部门有近2000人被问责。第二批时,7省(市)问责3121人,第三批则是4677人。在历时两年的三批环保督察中,问责人数直线上升,这说明了环保督察中已呈现约谈进而问责的常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表明我国政府追求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决心。然而,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的公信力、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框架,环境保护自然加大了力度。在制度建设方面,实现一票否决的中国最严环境考核制度和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相继出台,31省(市/区)签署了“环保军令状”,对于污染环境者或罚至倾家荡产。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已有了颇见功力的顶层设计,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或走样,或淡化,甚或“选择性执行”,由此中央环保督察显得十分必要。在新《环保法》实施后,中央两轮环保督察中,为何还有人敢于跟“环保钦差”掰手腕?诚如近日“新华评论”所言:“有这种‘惯性思维’并不足怪,以往有的环保检查不是‘一阵风’就是‘走过场’,板子打在身上跟挠痒痒似的,谁怕?”
    此次环保督察证实:环保检查不再是“一阵风”,也不再是“走过场”,更不再是“挠痒痒”,问责将成为常态化。
    应当看到,环境危机不止是“环境”的危机,而是我们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危机。环保督察既是纡解“环境”的危机,更是解除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存在的危机。在某些地区,一些污染大企业常是纳税大户,被某些地方政府宠着、护着,即便违法排污,环保部门也不敢有微词,更遑论依法关停了。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主任熊跃辉称:一些污染企业有“三不怕”:不怕环境监察、不怕环境处罚、不怕给老百姓造成损害;某些基层政府有“三不查”:老百姓不上访不查、媒体不揭露不查、高层领导不批示不查。很显然,“三不怕”很大程度上源于“三不查”,一些渎职政府与污染企业沆瀣一气,生态恶化势必愈演愈烈。时下的生态环境问题,表面上看是那些污染企业造成的,而根子呢,无不在于地方政府的环保意识的薄弱和环保措施的缺失。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组秉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实现了从督企、督政向党政同督的转变,自上而下地推动了环保责任落实到位。一个地区环保存在问题,或者环保问题久久得不到解决,其根源无一不是党政的环保责任悬空所致。环保问责,必须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亮剑”,此乃建设生态文明的“牛鼻子”。各级党政部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指示:“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如是,谁还敢视环保为儿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