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8-11
2017-08-11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凝心聚力促健康 扬帆远航正当时

——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五年工作回顾

作者: ■粤商宣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485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匆匆五年,不过弹指一挥间。
    回首过去这五年,是广东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各项事业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是广东非公有制经济伴随深化改革的脚步不断创新发展,地位显著提高、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断强化理想信念,奋力同心,“四信”意识明显增强的五年;也是广东省工商联组织更加蓬勃发展、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五年;更是广东省工商联创新奋进、砥砺前行的五年……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工商联及广东省委统战部的指导下,五年来,广东省各级工商联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团结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以“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统揽工作全局,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持之以恒力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明确规定,工商联以“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工作主题”,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广东省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五年来,共有124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被授予全国或广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分别获全国或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表彰或荣誉称号。
    截止2016年底,广东省工商联会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近5000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推动广东省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和有力支撑。
    在实际工作中,广东省工商联建立起理想信念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健全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创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施星级商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创建101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评选100名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文明使者、开展“服务创新”排头兵创建活动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广东省工商联积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践行达济天下的粤商精神,坚持做和谐感恩、回报社会的典范,在扶贫济困、参与社会公益等光彩事业中持续走在前列,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接受教育、提升境界,彰显责任担当。
    截至目前,广东省已有1117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18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精准扶贫项目1459个,帮助31.84万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进程。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入光彩事业资金超170亿元,50家非公有制企业和34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获“广东省光彩事业奖”,近600家次企业获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奖。
    凝心聚力 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过去的五年,我国从“十二五”迈向了“十三五”,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怎样认识和把握,认识到位、把握的好、工作得力,就能把挑战变成机遇。
    广东省工商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创新服务,有力促进了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截止2016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42578.76亿元,比2011年增长50.4%,年均增速8.5%。50家企业入围“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增企业数、超千亿企业数及纳税大户数均居全国前列。“2016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中,近6成企业年营业额100亿元以上。民营经济已占据广东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广东省工商联的服务模式创新值得借鉴——首先,积极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广东省工商联将国家和广东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先后围绕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政商关系、知识产权保护、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优化营商环境,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状况等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和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提供决策参考。五年来,全省工商联向各级党委政府报送调研报告2600多份,其中130多篇获优秀调研成果表彰,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交提案议案5334份,439篇被评为重点或优秀提案,《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推动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等提案被列入省领导重点督办提案。
    其次,创新经济科技服务,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广东省工商联充分发挥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积极搭建经济、科技和金融服务平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动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民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和国企改革,深化与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的合作,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助力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组建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搭建民企联合投资平台;加强与省国防科工办工作协作,畅通“民参军渠道”,全省超过200家民营企业参与到军民融合。
    第三,创新对外联络服务,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充分发挥对外开放这个广东最大的优势,积极创新对外联络服务机制和服务模式,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目前全省工商联共与692个境外工商社团建立了友好联系。
    除此之外,广东省工商联还不断创新法律维权服务,推进法治广东建设和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坚持把法律服务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有机结合起来,五年来各级受理民营企业投诉机构共接到投诉、咨询、求助等1859宗,受理490宗、办结479宗,办结率97.8%,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962.9万元;完善民商事纠纷预防调处机制,与14家粤港澳地区主要商事调解机构共同创建“粤港澳商事调解联盟”;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动参与协同社会治理;积极参与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商协会行业自律;建立参与立法和立法后评估工作机制。
    与时俱进 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自身科学发展的能力。
    “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就是着眼于增强工商联的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努力把工商联建设成为一个政治坚定、特色鲜明、机制健全、服务高效、作风优良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而提出来的,充分表明了工商联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鲜明地强调工商联要以自身科学发展保证服务科学发展。
    过去的五年中,广东省工商联一手抓组织建设,一手抓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增强工商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
    通过着力加强基层工商联组织建设,为工商联事业发展增添后劲;通过切实加强商协会组织建设,为工商联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工商联组织服务“两个健康”的能力……
    截至2016年底,广东省工商联会员突破32.18万个、商会组织2070个,分别比2011年底增长60%、123.3%。会员数在全国省级工商联中名列首位。分别有83个/(次)和74个县区工商联被认定为全国和省级“五好”县级工商联。
    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也给予了广东省工商联深刻的启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工商联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必须始终坚持三性有机统一,这是工商联事业的立身之本;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工商联事业的基本站位;必须始终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这是工商联事业的活力之源。
    好风凭借力,乘势正当时。
    未来五年,是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胜时期。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和建党一百周年,将实现从第一个百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跨越。广东省工商联将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为统领,牢记职责、勇担使命,奋力开创广东省工商联工作新局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