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7-24
2017-07-24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西藏自治区工商联“五放六支持”

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热土上再造辉煌

作者: ■王菲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848
    5年间,在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全区大力落实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截至目前,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8.32万户,比2011年增长64%;注册资本(金)达到4931.27亿元,是2011年的15倍;从业人员达到109万人,是2011年的2.2倍;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总值444.43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3.3%。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2年至2017年,注定成为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史上不平凡的5年。
    一组组数字,折射出西藏非公有制经济五年的发展历程。5年间,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招商引资的主要领域,为西藏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环境激活一池春水
    2011年9月,西藏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商联工作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会议召开。会议出台了《关于推进非公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非公有制经济提出了“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放胆、工作上放手”和“低门槛、零注册、轻税赋、强支撑、少检查、重激励”的鼓励措施,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亲切地概括为“五放六支持”。
    从此,“五放六支持”成为他们口中的热词,成为他们在西藏这片热土上投资兴业的定心丸、护身符。他们以企业家对市场的敏锐,抓机遇、抢市场、上项目,以胆识为笔、创新为墨,在雪域高原尽情描绘大发展、快发展、追赶祖国发展脚步的宏图。西藏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西藏自治区工商联——这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娘家”,心始终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同频共振,在企业家的需求中,自治区工商联感受到了市场求新求变的信号:是时候召开第二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了!
    经济新常态下,全区深知民营企业家更需要一个能安心创业创新的发展环境。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非公有制经济界引起了强烈反映。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及时组织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宣扬“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解读新型政商关系。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受鼓舞,坚定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向来高度关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诉求。2017年6月5日,西藏自治区第二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热切期盼中拉开帷幕。大会现场气氛热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笑容洋溢。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讲话中提出要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全力打造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升级版”,这让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满怀豪情。
“引进来、走出去”成为常态
    引进来、走出去,交替结合,深入发展,是近5年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西藏自治区工商联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和助推民营企业下高原。
    引进来,引进的是资金、项目,带来的是理念、技术和管理。2013年8月,正是西藏一年中气候最适宜的时节,在全国工商联鼎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工商联协调下,“中国光彩事业西藏行活动”在拉萨举行。光彩公益捐赠仪式、西藏民营企业特色产品展示会、游园对接会、民营企业考察、七市地与企业家深度对接洽谈……300余家民营企业、600多位企业界嘉宾,正式签约项目133个、资金2400余亿元、捐赠善款6900万元。整个活动期间,内地企业家为天上西藏的美景所震撼,为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广阔前景所吸引;本地企业家认清发展差距、把握本身优势,增强了忧患意识、赶超意识。
    5年来,西藏自治区工商联招商引资的步伐未曾停歇:协调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配合拉萨市人民政府举办“全国民营企业拉萨行”、依托三届藏博会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各地工商联通过对口支援省市工商联结对举办招商引资活动……五年来,自治区工商联系统招商签约资金超3000亿元,签约项目涵盖我区各大支柱产业,对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走出去,是学习、是合作、是竞争,展现出西藏非公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敢于争锋、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勇气。下高原、进内地是西藏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西藏自治区工商联与对口援藏省市工商联签署了系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利用工商联系统组织优势,建立了广泛的联络渠道,为民营企业走出去铺路搭桥,先后服务40余家民营企业走下高原、谋求发展。
    西藏民营企业家深知,走出国境、迈向广阔的国际市场才是真正的走出去。西藏自治区工商联积极开展民间经济外交,与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尼泊尔中华总商会等外国友好社团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企业家赴尼泊尔、印度、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开展商务考察,为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打通南亚大通道建设牵线搭桥、创造条件。在自治区工商联的推动下,已有多家西藏本土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援外项目、进行国际贸易,在国际竞争中栉风沐雨、发展壮大。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行动
    2016年8月8日,西藏自治区“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这是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精准扶贫的誓师大会,掀开了先富带后富、“百企帮百村”的序幕。
    西藏自治区工商联通过报刊、杂志、工商联网站等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让更多民营企业加入到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担负起更多更重的社会责任。自治区工商联协调确定了300个重点贫困村作为民营企业精准扶贫对象,提出了发展一批特色产业,解决一批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落实一批公益捐赠项目,培训一批贫困群众的脱贫目标。
    在精准扶贫中,广大民营企业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结合贫困群众需要,创造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商贸扶贫、公益扶贫等多种扶贫形式,践行了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精神,丰富了西藏精准扶贫行动实践。
    产业扶贫。民营企业家敏锐地发现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利用扶贫政策红利,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合作形式,实现产业发展与扶贫需求对接。
    就业扶贫。西藏自治区工商联与自治区人社部门签订了就业扶贫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印发了《关于发挥民营企业作用促进贫困人员就业的通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向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商贸扶贫。民营企业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等形式,帮助贫困群众对接外部市场,带动农牧民增收。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区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455家民营企业已累计投入1.16亿元,结对帮扶贫困村155个,带动贫困户8833户、贫困人口39302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