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7-24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就业指标提升折射经济结构优化 |
|
作者:
■徐博罗鑫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71 |
|
|
|
|
|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近日召开的人社部年中务虚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增加18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以下。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四个月低于5%。 结构优化就业选择更多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指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第一产业曾经吸纳了我国最多的劳动人口,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建筑业逐渐吸纳了多数农村的转移劳动力。 而从2012年至2016年,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就业人数累计增加6067万人,就业人数占比从36.1%升至43.5%,成为就业绝对主力。“这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产业升级的结果,也显示我国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具有持续性。”陈宇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上半年服务业的增速快于二产增速1.3个百分点,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达54.1%,高于二产14个百分点。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率高出二产大约20%。到“十三五”末期,服务业的就业占比很可能达到50%。 转型升级带动收入增长 “我国企业长期徘徊在国际产业链的最低端,当前正在迎头赶上。”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这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使劳动者收入水涨船高。”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同期的经济增速快出了0.4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高技能人才正变得越来越“吃香”。“我们学校99%的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一年内的毕业生月平均薪酬超过4000元,优秀毕业生及深圳紧缺专业毕业生薪酬可达7000元以上,高于一般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校长王海龙说。 创业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市场主体竞相成长,1月至5月份全国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同比增长了14.7%,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1.56万户。新主体和新技术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成长,经济发展当中的新动能不断壮大。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2013年以来新登记企业增速每年都保持在20%左右。 “追求独立、追求个性、追求发展是每一代特别是新一代劳动者的特点。”陈宇说,“当前的政策安排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为他们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让创业创新成为一道靓丽而又切实可行的选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