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7-21
2017-07-21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主席张昌平:

只有“清”了,才敢“亲”,才能“亲”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55
    今天,“清”的风气是人心所向、已经明显好转,但“亲”的氛围还不浓厚、还不自觉。主要是商界认为“亲”的本质是扶持企业发展,简化便捷政府审批就是“亲”,努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就是“亲”,对民企与国企一视同仁才是“亲”;而政界对“亲”比较敏感、心存顾虑,服务民营企业不够主动,遇到问题不敢担当。建议:
    一、规则要明确、界限要清晰。法规制度虽然对政府的职责权限作了界定,但实际工作中还不够明确、不够具体,存在模糊地带。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推行“三个清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管理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为“清”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政务要公开、过程要透明。政务公开透明,现在做得还不够规范、不够充分,也不够及时。人们往往疑惑的是,工程项目和土地招拍挂时,为什么要有附加条款?规划设计方案定了,为什么还改变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这些都应该严格按事先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及时公开公示,约束自由裁量权,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三、监督要到位、问题要甄别。现在对干部的监督,主要集中在事后监督、事后追查。如果多一些事前的规则设定,多一些事中的提醒问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心关切,及时消除各种疑虑误解,干部就能在规则下大胆履职、在监督下放手干事,政商关系就能做到“亲”而有度、“亲”而无忧。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