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7-19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山西奖补电动农机助推“绿色革命” |
|
|
|
|
|
|
【本报太原讯】记者从山西省农机局了解到,山西省去年拿出专项经费对电动农机用户予以奖补,在全国率先“试水”绿色农机,截至今年6月底,共使用资金4237.3万元,奖补电动农机新产品1.1万台件,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今年村里买了14台电动烘干机,卖不掉的杏子能及时做成杏干,大家不用再担心杏会变坏,杏干可卖到50块钱一斤,而且根本不发愁卖不了!”赵家庄村村民刘红石说,“市场价7万多元的烘干机,政府补贴之后我只花了2万多元就买到了。”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管理站站长岳巍说,电动烘干机的应用,填补了鲜杏烘干加工技术的短板,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已广泛用于药材、红枣、玉米等产业,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山西对电动农机的奖补力度远远高于传统柴油农机补贴。山西省农机局总工程师张本源介绍,传统的农机购置补贴,补贴标准一般是不超过30%,而电动农机的补贴标准一般在50%到80%。比如一台5HF-24空气能热泵果蔬烘干机,市场价格为7.9万元,奖补金额达到5.12万元,农民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 山西省农机局局长左义河表示,电动农机“入列”是农机装备的一次质的飞跃,是农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通过大力推广,争取到2018年使电动农机在山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贮运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