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7-19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简政放权应消除服务“钝感” |
|
作者:
■许泽玮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73 |
|
|
|
|
|
|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某些部门开具证明的情况,企业也不例外。就是这一件小事,却给企业带来“钝感”。在心理学上,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现在提倡“简政放权”,目的就是消除政企之间的“钝感”,花更大力气在企业关心的“敏感”问题上发力。 造成“顿感”的因素,首先是繁琐的流程。现实中,企业经常向工商、税务、社保等部门开具证明,办理流程特别繁琐,需要填写各种申请表,提供各种纸质材料,层层审批。而这些信息通过政府内部系统几秒钟查询就可以完成。长期以往,企业就像《皇帝长了驴耳朵》童话里的理发匠,需要向“树洞”倾诉的抱怨越来越多。 其次是政策落实时间长。跑一次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省级看国家文件,市级看省级文件,县级看市级文件,乡镇看县级文件,文件转了一圈到基层基本上要一年时间。有些企业等不到政策就消失了,最后的问题归罪在文件上。想要消除政企之间的“钝感”,就必须急企业之所急,急人民之所急。 第三是办事人的职业素养缺失。员工去窗口办理业务,往往跑了三四趟还没办完。往往被要求补齐资料,或者换了工作人员就换了一套新的“要求”。企业的面临办事来带的“累”,在创新创业上就会力不从心,让“钝感”变得越来越难以调解。 其实,“简政放权”的目的,就是让企业的“树洞”公开透明,然后用“敏感”去替代过去的“钝感”。 怎么让钝感消失呢?简言之便是给企业“松绑”。为企业“松绑”,轻松了企业,才有精力在创新创业上做出成绩。 想要解开束缚在企业身上的“幌金绳”,首先推行无纸化办公,进一步优化工商、税务、社保等部门的服务,加速推进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另外,推进各个部门活用互联网思维,把对企业服务做到极致;其次,“放管服”改革,不能做表面文章,而应把“减负”真正落地。即优化行政服务流程,减少企业各项成本。 开证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件小事,短时间的“钝感”是流程问题,而长时间积累的“钝感”则是思想问题。假如政企之间有了“钝感”,还有可能产生“钝痛”,这无疑对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都会产生影响。想要改变,需要让原来“钝化”的事情简单起来,便捷起来。通过简政放权,企业“麻烦”小了,创新创业起来也就更“方便”了。(作者系北京市延庆区工商联主席、91金融董事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