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7-05
2017-07-05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乐视风波警示盲目扩张风险

作者: ■魏英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23
    不时被坏消息缠身的乐视,7月3日又迎来一大波负面新闻。先是有媒体称,贾跃亭夫妇及乐视系三家公司的12.37亿资产被司法冻结,疑与招商银行一笔24亿元规模的贷款有关。随后又有媒体披露,上个月乐视控股的法人代表已由贾跃亭变更为吴孟。乐视控股表示:"我们针对此笔贷款的资产抵押,足够覆盖债务"。据相关报道,这笔贷款是当初乐视控股收购酷派(手机)股权的资金来源。
    
    乐视的声明,恰好佐证了其资产冻结一事不虚。放在以往,这笔钱对乐视来讲似乎不算什么。但目前,连12亿元的现金都拿不出,而是强调资产抵押“足够覆盖债务”,足证其现金流之紧张。
    乐视风波不断,不是因为梦想太大,而是扩张太快。或许是当初从股市套现来钱太容易,或者是自我陶醉。乐视在短短两年内一举进军内容、大屏、手机、体育、汽车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七大生态。乐视大举扩张的高潮,是去年10月在美国召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但也是这场发布会,成为乐视由盛转衰、进入漫长冬季的标志性事件。
    回头再看,除了其起家的乐视网和超级电视业务,其他每一个生态及其子生态都是一个大坑,其中乐视汽车这个坑更可谓“天坑”。就拿乐视体育来说,照理这是与乐视基础业务最接近的生态,但购买各种赛事需要花大把的钱,很难盈利。又如手机,花了钱,不尴不尬地占个坑,如果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自然锦上添花,碰到困难,这就成了鸡肋。更不用说乐视汽车这个全新的领域,至今为止,乐视砸了那么多钱,量产仍遥遥无期。
    乐视的扩张模式很成问题。乐视在不断融资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把资产拿出来抵押(质押),从而形成了庞大而漫长的债务链条。到最后,如果业务不能变现,或者公司估值没有达到预期,就不会有人跟进投资,那么这场游戏就接近尾声了。乐视的资金链发生危机,就是在人们对其扩张模式和盈利前景表示质疑的时候。这时候,故事就讲不下去了。
    这实际上也是许多互联网公司的玩法。一些所谓互联网公司拼命烧钱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市场,而是为了做流水,把业务量做上去,对资本讲故事。最后,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如果其盈利模式扎实可行,还可能等得到春天(盈利),而如果不被资本看好,钱烧完了也就作鸟兽散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