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7-03
2017-07-03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新疆浙江商会:

践行“小额援助农户”精准帮扶模式

作者: ■本报记者张文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47
    新疆浙江商会副秘书长王艳红
    扶贫先扶志,扶贫最根本的是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为了精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激发贫困户自主发展、脱贫致富的意愿和能力,新疆浙江商会结合自身实际和贫困村致贫原因,创新采取了“小额援助农户”精准帮扶模式。
    “我们对口帮扶的巴扎镇在于田县县城中西部,人口总数20239人,人均年收入为2971.63元。当地群众具有致富的愿望,但创业能力不足,缺乏发展资金。”新疆浙江商会副秘书长王艳红告诉记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开展“百企助百村·携手共发展”光彩事业和田行动后,商会主动作为,在深入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帮扶和田地区先拜巴扎镇。
    针对巴扎镇的贫困情况和特点,新疆浙江商会开创“商会(企业)出资、小额援助、五户联保、周还百元、长短(项目)结合、滚动发展”的扶贫新模式,同时还建立了商会(企业)全程参与及回收还款、工商联指导监管、村支部书记负总责、组长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以及健全台账、考核评价、分级奖罚的管理运行机制。
    各方参与的机制,最大程度地确保了这种扶贫模式的落地。新疆浙江商会和新疆通嘉集团共同出资50万元,按照每户5000元标准,给予贫困户无需担保付息的小额援助款,作为发展的启动资金。
    有了启动资金,先拜巴扎镇1至5村第一批共100户贫困户填写了《组员受援申请表》,在自愿的前提下组成了5户联保小组20个,确定了20个组长。组长承担着“带头人”的责任,带领小组成员商讨确定经营项目事宜并组织学习交流。小组5名成员间负联保还款责任,即小组成员间彼此有连带关系,有义务互相监督帮助。
    王艳红介绍,目前,贫困户自行选择发展的项目涉及手工编织地毯、种植林果、养殖牛羊等项目。各小组取得稳定收入来源后,贫困户每周按时还款100元。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回收还款并存入专用的银行卡中,但无权取出、支配。还款存入企业法人授权的管理人员的专用银行卡中,并由其负责还款情况监督。更重要的是,回收还款还可滚动使用,存款金额达到2.5万元后,便可新发展一个五户联保组,实现援助资金的滚动发展。
    按照帮扶协议,先拜巴扎镇明确了专门负责小额援助工作的乡领导,村支部书记建立台账,并经常对小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每周在村里公示受援农户还款情况,地区、于田县工商联随时抽查、监督。“同时,工商联、商会还会每一个还款周期对被援助村小组进行诚信评价,建立激励机制,以激发贫困村、贫困户的参与积极性。”王艳红介绍,对经营效益好、能按时还款被评定为“优”的,小组成员各奖励1000元,第二年的援助款提高到每户10000元。当年被评为“不合格”的,取消奖励和被援助资格。一个组评为“优”,该村党支部书记可奖励1000元,若2个组评为“不合格”,不予奖励并取消该村被援助资格。
    通过“小额援助农户”项目,新疆浙江商会启动了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我们还将通过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多措并举,助力我地区贫困人口尽快实现脱贫,并形成长效的‘造血’机制。”谈起未来的扶贫计划,王艳红有着自己的见解:不仅要形式创新、思维创新,更要持续呼应民声,精准发力,才能保证“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